莫讓進口啤酒搶占了行業的輿論場
來源: 時間:2016-05-16
2014年,中國啤酒行業產銷量24年首次下降——新聞價值十足,一時間,成為媒體輿論聚焦點:含有“啤酒產量10年首降”、“啤酒業陷負增長泥潭”、“中國啤酒業告別高增長”等核心內容的一系列標題頻繁見諸媒體。然而,更不利的是, 2014年進口啤酒33.82萬噸,同比大幅上升85.59%,2012-2014年三年累計增長了426.81%。
國產啤酒的“首降”與進口啤酒的大幅增長,成為鮮明的對比,這種二元對立的關系也成為了媒體報道的敘事邏輯,每當報道中國啤酒行業的“首降”時,就要帶上進口啤酒,于是;反之,報道進口啤酒的增長時,就要以國產啤酒的下降作為對比。進口啤酒成為媒體報道中的“寵兒”。在這樣的媒體輿論環境中,2015年,被部分啤酒業內人士稱之為“進口啤酒年”。
然而,啤酒行業形勢不利在延續。據行業權威數據,2015年1月-12月,全國累計啤酒產量4715.72萬千升,與2014年的4967.13萬千升相比,下降5.06%,減產251.41萬千升。該產量也創近五年最低。而進口啤酒卻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1-12月,中國進口啤酒53.8349萬千升,同比增加59.4%;金額為5.75121億美元,同比增加41.3%。
事實第一,新聞第二,新聞來源于事實。2015年這一行業事實無意將帶來更為糟糕的輿情,特別是現在網絡發展異常迅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中國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達到1.95億。
在如此行業及輿情背景下,啤酒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如同市場環境相似的是,企業連同其行業在不同階段所處的輿情環境也不同。隨著網絡輿情發展,企業輿情及相應的企業輿情事件成為網絡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2015年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顯示,2015 年企業輿情熱點事件為22件,熱點事件占比為4.4%,比上一年度占比提升了4.7%。
輿情環境已成為企業形象和企業盈利的重要影響因素,而突然發生的企業輿情危機事件往往會成為一個企業“生死攸關”的重大事件。對于啤酒行業而言,也有著其具有行業特點的輿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