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將取代彩電成家庭中心
來源: 時間:2016-06-20
受國內宏觀經濟新常態的影響,冰箱市場進入了緩慢增長的橫盤調整期,在去年經歷了一場寒冬之后,2016年的冰箱市場情況依舊不樂觀,業界甚至傳來“深冷”的聲音。蕭條的“秋風”讓企業瑟瑟發抖,冰箱行業走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而在消費升級帶來的產品升級需求則讓智能化成為冰箱行業發展和打開市場的鑰匙。
一直以來,在市場中無論是處在高潮還是低谷,冰箱行業整體表現可以用一個“穩”字來形容。在人們的印象中,相比較于彩電、空調等家電來講,冰箱產品各方面的變革都不明顯,猶如平靜的湖面一樣波瀾不驚。然而事實上整個行業早已暗流涌動,很多冰箱企業開始為“重新定義”冰箱而重新審視它所擁有的功能特點。
之所以人們對冰箱智能化發展一直有著“緩慢”、“不突出”的錯覺,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智能化普及程度的不足。中怡康數據顯示,在與電視、空調、洗衣機三大家電對比中智能冰箱的市場普及率最低,只有6.3%,而另外三大智能家電中的智能電視的普及率已經高達75.8%,這也正是人們覺得電視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的一個主要原因。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智能化程度和普及率低也為智能冰箱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京東家電獨家渠道協辦的“重新定義冰箱—— 2016中國冰箱行業高峰論壇暨趨勢發布會”上,不少行業大佬喊出了“要讓冰箱成為未來家庭中心”。
一直以來,智能電視都被業內“欽點”為智能家居入口和中樞大腦,理由很充分:電視機的智能化程度和普及率在家電中最高、電視機大屏幕讓智能家居操控具有可視性、電視機在家庭中的使用率亦是名列前茅。不過,在白電行業人士看來,電視能做到的冰箱一樣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更全面。
“很多人認為彩電是家庭的中心,但一家人在彩電面前的時間顯然是有限的。”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生活家電營銷副總裁謝輝指出:“家電中可以做出內容的只有兩個,那就是彩電和冰箱,而冰箱是家中唯一24小時都在運行工作的電器,所以冰箱才是未來的家庭中心。”
事實上,目前市場中已經出現帶有“家庭中心”屬性的冰箱產品,這些產品擁有大尺寸顯示屏幕、WiFi功能、語音交互、立體聲音響……按照業內人士的設想,冰箱產品未來將成為模塊化的產品,可以隨意搭配攝像頭、智能操作系統,或是內置路由器將冰箱由WiFi連接者變成WiFi信號發送者。通過智能冰箱人們就能在廚房實現追劇、聽音樂、拍照、分享朋友圈,甚至可以和電商實現資源互通。例如遠在海邊的漁民將剛捕獲的螃蟹圖片和信息發送到冰箱上,若用戶需要的話立刻快遞發貨,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場景。
當然,要冰箱來主導未來智能家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冰箱產品的智能化還是要建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因為用戶購買冰箱看重的仍然是保鮮、冷凍、除菌這些基礎功能,廠商切不要本末倒置;其次,要智能冰箱能夠發揮出理想的實力還需行業建立起真正的物聯環境,讓大數據實現共享,智能冰箱才能有望成為智能家居中的“中樞大腦”。
一方面是冰箱行業智能化進程逐漸加快,另一方面則是用戶缺乏對智能冰箱的認知度,智能冰箱與離家庭中心的距離若即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