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打造都市創新創業生態圈
來源: 時間:2016-08-15
從大二開始涉足英語口語培訓,在創業路上迷茫過、彷徨過,但勇于堅持,最終注冊成立了青島特瑞莎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從事少兒的托管和英語培訓工作,現在擁有多個校區,月營業收入4萬余元——這就是青島科技大學畢業生劉敏的創業故事。
青島市市北區推行“三創+孵化”模式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創客奔涌到創新創業的大潮中,這個曾經有著“上青天”美譽的老工業文化名城,已然變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
“多魚塘”孵化模式
助推企業成長
青島的紡織業有百年歷史,然而一再減產壓錠,怎樣妥善處理紡織老廠成為近年來青島紡織業的主題。市北區把握住供給側改革的契機,與紡織谷進行全面戰略合作,充分挖掘青島紡織的百年歷史文化,順應紡織業發展的趨勢,利用四流南路80號原青紡聯的廢舊廠區,按照“立足紡織轉型升級、跳出紡織發展紡織”的理念,建設了青島首家以紡織產業鏈為主題的創業孵化園區。
“紡織谷創業”孵化園核心區域面積12萬平方米,集眾創空間、初期孵化和加速成長于一體,面向紡織設計、紡織研發、紡織交易、色彩搭配、3D打印等同紡織強關聯和弱關聯的業態,按照“服務中心+”的模式為相關創業人員提供培訓指導、產業支撐、投融資等綜合性服務。
目前,紡織谷已吸引了100余家紡織行業的相關企業入駐。到2018年底,紡織谷將建成多組份差別化紡紗織布檢測平臺和紡織品功能性檢測平臺,掌握行業話語權。篩選引入孵化企業不少于250戶,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創建省級以上創業孵化平臺。
市北區還重點布局“一圈兩片三點泛群落”創新創業生態圈,形成“創客創業+創業苗圃+科技孵化+創新加速”的全鏈條孵化體系。市北區設立2000萬元創新創業發展基金、1億元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延長創業者享受幫扶周期到5年,推動“創新創業創客”行動深入開展,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2015年累計投入各類就業促進資金1.05億元。今年1—4月份,新增自主創業及個體經營者1278人,同比增長42.8%,高于就業總量同比增幅26個百分點;新增2133家就業用工開戶企業,其中絕大多數是創業企業。
根據規劃,到2017年,市北區將形成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為龍頭,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為支撐,其他創業孵化載體為基礎的,滿足高、中、低端不同創業需求的大眾創業孵化載體平臺。
優化創業環境
完善創業體系
對于創業者來說,有地方辦公是第一步,接下來想要開發項目運轉公司都需要資金的扶持。所以,這兩年市北區一直在提高創業補貼,鼓勵和扶持大眾創業。2016年,市北區財政額外安排600萬元資金用于區級創業補貼,創業者人均補助標準由5000元提高至1萬元,同比增長100%。2013年以來,市北區運用創業補貼政策累計扶持創業者5100余名,補貼標準提高后每年扶持創業者增幅平均由10%提高到20%以上,預計3年內將再扶持1萬家創業實體。
為解決創業企業發展資金難題,市北區為創業者提供了創業擔保貸款,每家創業企業最高可申請45萬元的貸款額度。2013年以來,累計有1700余名創業者受益于創業擔保貸款,貸款申請總額達到4.31億元。
市北區全面梳理了支持鼓勵創業的政策資源、平臺載體和服務事項,率先再造服務流程,采用分散受理集中審核的模式,規范創業補貼、貸款等優惠事項的申領程序,將享受創業優惠政策的受理點從1處擴展到20處,優化工作流程,創業擔保貸款可當天申報當天審核。2015年全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72億元,扶持4100多人走上自主創業道路。今年以來,審核創業補貼1602人、1518.77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86.9%和255.4%。
全市“創新創業創客”工作開展以來,市北區建立了百人創業導師團,根據導師專業優勢實行分類管理,針對創業者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匹配,通過定制化指導為創業者開展難題會診、提供項目咨詢、提升創業能力。先后組織創業沙龍、創業周末、創業訓練營、投資路演、商機PARTY等創業推進活動74場,為創業者拓寬了提升創業能力、開拓產品市場、尋找創業伙伴、引進投資融資的渠道。連續3年舉辦“激情創業圓夢市北”創業大賽,參賽選手由首屆的100多家,增加到第三屆的500余家。
提升孵化成功率
市北區以政府牽頭,社會力量參與的方式,率先通過創業大賽等項目,來提升創業者的綜合能力,壯大了一批創業企業,帶動了區域創新創業氛圍,自身也逐漸成長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項目遴選平臺和創業服務品牌。
隨著創業人數的不斷擴大,市北區也在不斷擴大孵化基地規模、完善孵化模式。各創業孵化基地依靠自身特色和行業優勢,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創業企業入駐,呈現出行業和產業鏈的集聚趨勢,創業企業與園區、創業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日益緊密,部分優秀企業已實現盈利,孵化成功。2013年至今,孵化基地累計扶持創業者155人,企業吸納就業602人。孵化基地現有在孵企業注冊資金合計2105萬元,營業總額1020萬元,實現稅收121萬元。
創新創業最關鍵的是人才。市北區主動對接區內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幫助用人單位引進國外智力、開展對外人才交流,并通過建設人才公寓、辦理人才服務綠卡等一系列措施,解決引進的人才的居住、落戶、子女入托入學等工作生活需求,為人才扎根市北安心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2015年引進“千人計劃”專家3人,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715人。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