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當前位置:首頁 > 山東經貿信息之窗 > 省級 > 農機行業 > 正文

服務導航

農機行業

土壤污染治理趨勢解讀 “土十條”功效仍舊存疑

來源: 時間:2016-03-14

“十八大”以來,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發展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部署,國家在宏觀政策上明確將環保產業作為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請組織申報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計劃用2-3年建成一批環保領域創新平臺,為環保領域相關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和服務。建設內容涵蓋了大氣、水、土壤、廢物等多個領域,并明確列舉了申報的細分方向,包括先進環境監測、污染治理、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修復等環節。有相關人士認為,該政策的出臺,再結合“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極大的帶動一批企業,尤其是土壤修復行業的創業熱情。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發達國家陸續開始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在我國,目前,諸如“大氣十條”、“水十條”等針對大氣、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相關政策紛紛出臺,對環保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沖擊和影響。然而,被稱作“十三五”環保領域的最后一張拼圖的“土十條”依然“千呼萬喚不出來”,使躊躇滿志的行業企業更生出些許的忐忑不安。

“土十條”即《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由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環保部、農業部等多部委聯合制定,被列為環保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有相當一部分觀點認為,“土十條”將有效推進土壤生態改觀,并帶動數十萬億級相關產業市場的擴張。那么,為了迎接這一近乎撬動地球的“產業支點”,相關領域該準備些什么?

土壤污染頑疾將迎“新藥”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近20年來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土壤環境問題不斷出現,并且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和區域性的發展態勢,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新挑戰。

分析土壤因何污染,有專家表示,主要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結構遭到破壞;生活廢水、工業廢水中鎘、汞、鉻、銅等重金屬引起土壤污染;城市垃圾、工業廢物等固體污染物隨意丟棄造成土地污染;大氣污染通過沉降或降水進入土地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且治理周期較長,難以短期內有效解決。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世紀末,我國受污染的耕地面積達20萬平方千米,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相當于12個北京市。而在珠三角地區有近40%的農田土壤重金屬超標,其中10%嚴重超標。

針對工業污染場地表層土壤的調查顯示,樣本中多環芳烴的最高平均濃度超過我國土壤標準171倍;重金屬鉛、銅最高平均濃度分別超過我國自然土壤標準300倍和31倍。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環保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2014年,一份由國土資源部和環保部聯合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超標率達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其中,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更是高達19.4%。同樣在2014年,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土地整治藍皮書》顯示,我國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的面積約5000萬畝,很多地區土壤污染嚴重,特別是大城市周邊、交通主干線及江河沿岸的耕地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嚴重超標,造成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據測算,當前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相當于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而2015年發布的《土地整治藍皮書:中國土地整治發展研究報告No.2》再次顯示,在我國現有的20億畝耕地中,有相當數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土壤點位超標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種。

然而,多年來,土壤污染狀態一直未能得到緩解。

土壤環境質量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子孫后代生存安全的重大民生問題。對此,國家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立下“軍令狀”,“要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協同推進污染預防、風險管控、治理修復三大舉措,著力解決土壤污染威脅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兩大突出問題,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在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陳吉寧表示,2016年要全面實施“土十條”,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

對于這一多年以來都未能解決的環境的沉疴頑疾,政府最終寄望于“土十條”。據悉,目前,“土十條”已獲國務院審核通過,內容包括把土壤污染分類進行監管治理和保護,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爭取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得到遏制等。在2015年11月29日舉辦的第四屆環境保護年會上,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透露表示,“土十條”即將推出。

然而,也有專家表示,“土十條”作為綱領性文件,只是起指導性作用。土壤修復產業要想迎來質變,還得期待土壤環境保護法的頒布。

膨脹的市場是泡沫還是機遇

2011年發布的《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撥出300億元用于全國污染土壤修復,針對城市歷史遺留污染土地,中央將給予30%至45%的財政補助。根據2015年11月公布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領域中央預計投入將達30億元,占到中央環保科技預計總投入的10%。相比“十二五”,這是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據此,有專家預測,我國土壤修復市場將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啟動。而隨著“土十條”的落地,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還將有更大上升空間。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制定并開展了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形成了新興的土壤修復行業。

目前,我國土地已修復場地數量明顯低于發達國家。據統計,我國約43.75%的土壤修復項目規模較小,集中在5000萬元以下。2億元以上相對大規模項目比例僅占18.75%。與美國和歐洲分別已修復30283處和80700處污染場地項目相比,我國已修復的場地數不超過200個,土壤修復市場處萌芽階段。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未來隨著土壤污染問題不斷突出,中國將經歷從修復技術、治理模式以及立法規范化的過程,并逐漸形成完整的市場機制。

相關研究機構指出:我國土壤修復行業過去每年大概維持在40億-50億元的市場空間。2008年,歐洲土壤修復市場份額最高曾達到GDP的0.3%,而我國2013年的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僅占GDP的0.007%。有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已開展、完成和招投標過程后中標的土壤修復項目有40項,投資金額約為17億元;2015年,我國公開招投標開張的土壤修復項目有32項,投資金額約為23億元。

業內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土壤修復的規模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并且將伴隨著“土十條”的出臺迎來行業拐點,市場規模將迅速膨脹。未來,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的規模應該會達到10萬億級別。

土壤修復存在萬億市場空間的推論,其中一條依據是,根據《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反映的情況,若要修復全部已查出的受污染土壤,萬億資金略顯保守。另外一條依據是,2012年,我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已實現年營業收入約3萬億元,根據環境產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土壤修復產業所占環保產業的市場份額高達30%-50%,按此推斷也是存在萬億市場的空間。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土壤修復面臨資金缺口大、融資難、標準和相關政策法律缺失等一系列更為具體也更棘手的難題,推測出來的數十萬億級別的市場也許僅是一場虛妄的猜想。

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研究院今年8月18日發布的《2015年土壤修復市場年中盤點》顯示,截至2015年6月1日,我國(大陸地區)今年正在開展的土壤修復工程類及調查評估類項目總計19項,投資金額約16.5億元。將這兩個數據分別與2013年的28項和15億元對比后發現,2015年,全國土壤修復項目仍處于平穩發展的狀態,并未出現跳躍式發展。

修復項目平穩發展的背后,是我國仍然處于初始階段的土壤修復行業。

《土地整治藍皮書:中國土地整治發展研究報告No.2》稱,我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剛剛起步,發展較慢,還遠未形成規模和產業化,與先行國家和地區比總體差距很大。其中有幾個關鍵問題仍亟待破解,包括法治建設、規劃引領、技術創新、標準規范和資金保障。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重達30%以上。20世紀90年代,美國用于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的投資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重金屬污染防治與土壤修復委員會秘書長劉陽生認為,目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尚未起步,還不具備發展條件,發展還需要冷靜、科學、理性。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實施管理處處長賈文濤認為,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治理與修復自非朝夕之功,需要海量的資金做支撐,需要建立健全融資機制,強化污染主體責任,吸引社會和民間資本參與進來,保障土壤治理與修復工作穩步持續推進。

事實上,從目前的整體情勢來看,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雖然尚未十分完善,但是關于土壤污染的相關政策、法規已經具備了整體框架。

據相關專家總結,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可大致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2-2007年)我國開始逐步涉及土壤環境保護,發布了《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企業搬遷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并修訂了《土地管理法》;第二階段(2008-2012年)我國逐步重視土壤污染問題,發布了《關于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等政策法規;第三階段(2013年至今)我國加快土壤污染修復立法,相繼發布了《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國土壤環境保護政策》《關于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及修復工作指南(試行)》等。這些也被業界認為是推進土壤修復最為關鍵的基礎性工作。

但綜合來看,我國在土壤修復領域還存在一定缺陷,立法技術方面我國法律側重點不明確;法律內容方面我國目前多原則性規定,缺乏具體責任主體,土壤修復責任主體確定仍存在一定糾紛,盈利模式尚待進一步完善。

污染源控制比土壤修復更緊迫

以目前國內的土壤污染情況來看,土壤污染防治所需要的資金量,至少需要上萬億元甚至幾十萬億元。但因投資見效緩慢切市場不夠明朗,很多民間資本對于土壤污染修復市場的興趣還不太大。而同樣的修復工程在國外,除了民間資本在大力推進外,每年的土壤污染修復投入中,政府資本也會超過半數份額。因此,國家在推進土壤修復工程的過程中,如財政長期無法承擔這部分資金缺口,市場的發展速度將會大打折扣。

而按照規劃,用5年的時間,遏制全國土壤惡化——包括受到中、重度污染的5000萬畝耕地,難度可想而知。事實上,即便是2011年發布的《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也未能將我國的土壤修復成果推向一個顯著的高度。那么,拿什么來拯救土壤?

有專家表示,就目前狀況客觀來說,土壤污染問題并不能單從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來判斷,從地質背景、土壤重金屬的時空變化、污染源以及土壤自身性質的劣化等來看,土壤污染還有著其他的途徑。我國土壤污染是30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后果,污染源控制是比土壤修復本身更為緊迫的事情。雖然《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對中國土壤的污染狀況給出了一定的數字印象,但從普查精度、標準可用性等來看,這個結果依然是模糊的。而要控制和改善土壤污染,當務之急在于污染源控制。

在日前召開的2016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也表示,土壤污染防治不是一個全面化的大治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這么做的。當前最應該強調的還是風險管控,通過改變土壤的使用方式,避免污染擴散,同時做好監控,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而未來,在涉及“土十條”的資金方面,也將與“大氣十條”、“水十條”有很大的不同,關鍵是要建立終身追究制度。

據悉,環保部依據前期研究,將爭取利用6-7年時間,使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在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基礎上,繼續組織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全面會診土壤污染現狀,盡快摸清土壤污染家底。

也有專家對土壤治理做了專門測算,目前用于治理污染土壤花費了巨大財力,保護和修復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財力分布是1∶100的關系。通俗地說,就是如果今天不花1塊錢來保護,將來的修復就需要花100塊錢。而當前,從我國土壤環境整體狀況來看,約80%以上的土壤目前還是清潔土壤。因此,如何保護好清潔土壤,才是當前解決問題的最基本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26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九九久久无码熟妇 | 精品久久ai | 天堂а在线地址8最新版 | 日韩av综合在线 | 内谢少妇xxxxx8老少交 | 污在线观看网站 | 黄色日本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第十五页 | 麻豆精品| 今天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级毛片欧美视频 | 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免费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欲的最新章节 |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视频高清1 | 欧美1314免费大片 | 91短视频网站 | GOGO大胆午夜人体视频网 |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38tv | 91热视频在线 | av国产精品 | 性受xxxx黑人xyx蜜桃 | 免费看免费看A级长片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亚洲 | 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九色 | JAPANESE强迫第一次 | 天天干干夜夜 | 少妇特黄一区二区三区美国毛片 | 8x8ⅹ永久免费视频 69xxxx国产 | 午夜免费观看福利片 | 波波成人网| 久久久999精品免费 亚洲色吧 | 国产91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 日本亚欧乱色视频在线观看 | 含着两个雪乳上下晃动人妻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欧美va亚洲va日韩∨a综合色 |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国内偷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