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發展規劃
來源: 時間:2016-05-13
斯里蘭卡統一人民自由聯盟政府自2005年11月上臺后,繼續奉行對外開放政策,實行自由貿易與投資制度,堅持振興國有經濟,不主張國企私有化。2013年底,斯里蘭卡政府以“馬欣達愿景”為指導,制訂了斯里蘭卡未來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不可阻擋的斯里蘭卡—2020年未來展望和2014-2016年公共投資戰略》。該規劃是斯里蘭卡中短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明確了發展方向、目標、戰略和具體發展項目,其中5+1中心戰略規劃要將斯里蘭卡建成為知識、航空、能源、商業、海運和旅游中心。
斯里蘭卡政府的主要經濟政策有如下幾點:
(1)總體目標: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將斯里蘭卡打造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經濟中心、現代亞洲絲綢之路上一顆明珠。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將斯里蘭卡建設成為國際航運、航空、旅游和商業、能源和知識經濟五大中心,成為聯結東西方的重要樞紐。到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如下:國民生產總值185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500美元,進出口總額501億美元,服務貿易創匯46億美元,旅游業創匯50億美元,通脹率3%,失業率3%,貧困率2%,電力覆蓋率和識字率均為100%,
(2)繼續維持社會穩定,加快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加大對發展電力能源、清潔用水、教育衛生事業投人,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尊重和保護斯里蘭卡傳統文化。政府將維持每年GDP 6%的公共投資,努力將財政赤字控制在5%以下,保持金融穩定性。
(3)發展出口導向型和進口替代型經濟,通過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出臺優惠政策,提供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大力吸引私營部門和外國投資,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創造條件。
私營部門和外國投資將被引人港口相關行業、服務業、旅游業、信息技術產業、技能培訓、城市綜合開發、農業和制造業等領域,特別是利用國內資源和現有產業實現產品附加值的出口行業。
(4)促進包容性增長,實現每個家庭增收,保障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社會福利,使所有社會成員能夠平等地對經濟增長做貢獻,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福利。
(5)完善城市間互聯互通網絡,將科倫坡、漢班托塔、亭可馬里和賈夫納等主要城市建設成為全球商務港,促進康提、高爾、阿努拉達哈普拉、波隆納魯瓦、庫魯內格勒、丹布拉、拉特納普拉、紐日利亞、巴蒂克拉等城市的發展。加快大城市間快速交通建設,發展公共交通、交通運輸網絡、公共服務設施和娛樂體閑設施。
(6)提高種植園產業的產品附加值,鼓勵持續耕種,采用現代技術和耕作方式,豐富農產品種類,提高市場營銷能力。通過提高進口農產品稅率、改進金融服務、完善農產品價值鏈和農業科研等措施,保護和促進農業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農業、畜牧業、家禽養殖業和漁業的投資。
(7)加快干旱地區水資源項目建設,建設新的水利設施,提高水庫的蓄水能力和水資源利用率。加快清潔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減少無收益水損耗,提高安全飲用水覆蓋率。加強水務管理體系建設,完善水價機制。
(8)加大電站、輸變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儲能能力,降低輸電損耗,提高電網的電氣化率。加快對風能、太陽能等非傳統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9)擴建和更新現有煉廠設施,擴建油品存儲設施,改進和更新現有管線,擴寬石油進口渠道,滿足日益增加的航空煤油需求。
(10)通過擴建科倫坡港、新建漢班托塔港,進一步增強國際航運能力,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通過吸引投資,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臨港產業和服務業。
(11)實施出口優先戰略,挖掘出口工業潛能,提高茶葉、成衣、橡膠、椰子制品、香料、}下軟件、機械設備、陶瓷、寶石等優勢出口產品附加值,增強出口產能和國際競爭力。鼓勵發展汽車組裝、汽車配件、電子零部件、化工、電氣設備等高端制造業,擴大對南亞國家出口。加快與中國、日本等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進程,簡化關稅結構,鼓勵創新研發,發展重工業,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開拓國際市場。
(12)吸引高端游客,增加旅游外匯收人。豐富旅游產品種類,發展生態旅游、文化旅游、農業旅游、健康旅游、探險和運動旅游等拳頭產品。吸引對酒店業和旅游服務業的投資
(13)完善國家路網,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推進省道和農村公路建設。修繕、擴建或新建機場、橋梁、碼頭、鐵路等基礎設施,提高路網的利用率,提高服務水平。
(14)改善醫院網絡、醫療設備、人才和其他設施建設,提供先進的醫療服務。建設國際水平的現代體育設施,發展體育旅游和水上運動項目。促進體育產業發展,鼓勵投資體育服裝和裝備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