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經貿項目簡介
來源: 時間:2016-01-31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領土面積達27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語諸國之首。一個多世紀以來,阿根廷始終是中等強國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國,是聯合國、世行集團、世貿組織、南共市、南美洲國家聯盟、拉共體和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組織的創始國。同時,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阿根廷是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來計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于中高水平,與智利和烏拉圭同屬拉美第一集團。收入不平等程度雖高,但低于拉美國家平均水平。
1972年, 中阿建立外交關系。2004年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后,中阿關系步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兩國高層保持密切交往。2014年7月,在中阿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成功對阿根廷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近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阿。此訪期間,兩國元首將雙邊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關系再次進入快速發展期。2015年2月,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應邀對中國進行了訪問。雙方以訪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了各領域互利友好合作,充實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
截至2014年底,中國在阿根廷實際投資金額約17.92億美元,涉及石油和天然氣、鐵礦、金融、通訊設備、遠洋漁業、農業等行業,中國企業為阿根廷創造了1.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和近3萬個間接就業崗位。目前有包括工商銀行、中石化、中海油、華為、中冶等在內的逾50家巾資企業在阿根廷開展投資合作及工程承包業務。與此同時,為了增進中國企業與阿根廷工商界的溝通了解,促進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加強行業協調和白律,更好地維護中國企業在阿合法權益,阿根廷中資企業商會計劃于年底前成立,全力支持中國企業在阿開展業務。
目前,中阿兩國經濟、產業結構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
一、兩國農、牧、漁業合作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阿根廷土地肥沃,是世界重要的糧食和肉類生產和出口大國,享有“世界糧倉、肉庫”的美譽。目前,中阿農產品貿易在雙邊貿易中占很大的比重。以大豆和豆油為例,2014年阿根廷是中國第三大大豆進口來源國和第一大豆油進口來源國,中國自阿進口豆油約占當年中國豆油進口總量的42%。阿根廷各界希望中國企業能加大對阿根廷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中阿在農業領域的合作。除加強農產品貿易外,巾阿企業可在良種繁育、養殖、病蟲害防范、畜禽疾病防治、農食產品加工等領域加強合作。此外,阿根廷海岸線長,漁業資源豐富,中阿企業在遠洋捕撈、海產品加工方面合作也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中阿金融合作大有可為。目前,中國工商銀行阿根廷分行在阿擁有100多個營業網點,為近600家大型企業集團、3萬多中小企業和近100萬個人客戶提供服務。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也正積極參與一些當地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為中國企業在阿投資和開展經貿合作提供支持。此外,兩國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目前實施順利,這也為進一步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穩定阿根廷金融市場提供了保障。
三、中阿基礎設施合作有望成為中阿經貿合作的新亮點。近年來,由中國企業設計實施的一批基礎設施項目,憑借可靠的技術和高性價比,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應,在造福民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項目帶動了中方對阿的技術轉讓和人員培訓,使用當地勞動力、設備和服務,促進關聯產業的發展。當前,為推動經濟的發展,阿政府希望進一步加大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改造以及對能源、資源等領域的投入。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跟進一批水力、風力、火力、太陽能、核能發電,鐵路客、貨線路改造,地鐵、輕軌建設,港口、內河疏浚,通訊,住房,農業灌溉等項目,一些項目巳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四、四中阿產能合作將成為中阿經貿合作的新趨勢。2015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拉美時首次提出加強中拉產能合作的新倡議,這不僅為中拉整體合作規劃了路線圖,也為中阿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中阿雙方在水電、核能、鐵路運輸等領域重大項目的落地,將為產能合作打下堅實基礎。中國擁有技術和融資優勢,阿根廷迫切需要提升工業化水平,雙方可積極探討以“3乘3”模式推進兩國產能合作取得新進展。
應該注意到的是,雖然阿根廷法律體系較為完善,但存在政策變動頻繁、辦事效率低下等缺陷。近幾年阿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入減少,外匯儲備不足,進口和利潤管控嚴格,中國企業開展貿易投資及工程承包業務的風險有所上升。建議中資企業在開展投資及工程承包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針對阿根廷市場需求、投資環境以及風險做好充分的調研,通過專業律所全面了解阿根廷有關外國投資的相關法律,主動適應當地勞工規定,妥善處理與當地工會的關系,避免因勞資糾紛對生產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企業可通過與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利用其熟悉當地情況的優勢,更好地解決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