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經貿項目介紹
來源: 時間:2016-01-31
中國與巴西于1 974年建交,1 993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1 3年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關系不斷發展,中國連續六年保持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是巴西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巴西則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也是我國在拉美最大的貿易伙伴。雙方的投資合作穩步發展,非金融直接投資和金融合作同步增長。兩國在“貿易、投資、金融”三大引擎帶動下合作前景廣闊。
1.中巴經濟互補性強,貿易往來與日俱增
巴西國土面積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在拉美地區最重要的鐵礦石、大豆、蔗糖、棉花等進口來源國,也是最有潛力的石油進口來源國。而巴西工業生產能力不足,對中國生產的電器和電子產品、機械設備、計算機等需求量大且逐年增加。巴西從中國進口占其進口總額的比例自2003年的4.4%躍升至2014年的16.3%。兩國的貿易額從1974年建交時的1742萬美元增加到201 4年的865.8億美元。未來,基于兩國經濟的互補性和兩國巨大的消費市場,雙邊貿易基本面將保持穩定,貿易額將穩步增長。
2.投資合作起步晚發展快,合作機遇多潛力大相對于兩國貿易而言,中巴投資合作起步較晚,但成果豐碩,特別是中國對巴西投資發展迅速。截至201 4年底,中國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獨資、合資等多種形式對巴西能源、礦產、基礎設施、制造業、農業和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的投資額累計達到28.33億美元。目前在巴西中資企業超過1 00家。巴西對華投資也逐年增長,截至201 4年末實際投資額近6億美元,主要包括支線飛機制造、客車零部件生產、壓縮機、無煙煤以及房地產、水力發電等項目。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預計潛力更大、機遇更多。
3.基礎設施領域合作成為新亮點巴西的基礎設施薄弱,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巴西政府意識到這一點,連續推出三期“經濟加速發展計劃”和兩期“物流投資計劃”,將包括鐵路、港口、公路、機場等1 000多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放到議事日程。巴西政府優先歡迎中國在巴西基礎設施和物流領域投資,希望中國企業參與聯邦政府公布的相關項目的投標,幫助巴西提高基礎設施和物流的現代化程度和效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豐富經驗、成熟技術和資金優勢,與巴西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將為兩國經貿合作催生新的增長點。
巴西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但農業基礎設施、物流落后,農產品運輸成本過高、出口價格缺乏競爭力。巴西政府希望中資企業直接投資、承包或以合資形式投資其農業生產鏈的各個環節。中巴雙方正在共同開展的《中國·巴西農業投資合作規劃》,將為中國企業投資巴西農業領域提供指引,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兩國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合作。
巴西是拉美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資源體量和市場容量大,承接能力強,兩國開展產能合作潛力大,為中國產業轉移提供了很好機會。巴西政府新一輪“經濟加速發展計劃”和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為兩國產能合作帶來契機。中國企業抓住巴西大力開發清潔能源、發展工業園和完善農業產業鏈計劃提供的機會,用自身成熟的加工制造技術和巴西豐富的
資源為基礎,在巴西開展產能合作,既能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又有利于巴西工業升級,互利雙贏。
4.金融引擎作用突出合作方興未艾金融在支持中資企業開拓巴西市場、保障國家資源供給、帶動富余產能轉移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方面發揮很大作用,融資模式也多種多樣。主
要業務包括中石化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承建了卡塞內天然氣管道項目,收購西班牙雷普索公司40%股權和葡萄牙石油和天然氣公司30%的資產;國家電網通過國際銀團貸款融資與巴西公司合作中標美麗山水電站項目;煙臺來福士利用工行的融資租賃為巴西沙茵集團建造兩座石油鉆井平臺。此外,巴西的桑托斯銀行和巴西國家銀行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巴西
期貨交易所也在上海設立了代表處。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銀行均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銀行與巴西COMEXPORT簽署了《建立中巴投資貿易平臺的諒解備忘錄》,中信保將與巴西ITAU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因此,中巴兩國無論從經濟互補看,還是從各自發展需求和在國際事務上相互借重考慮,兩國都有強烈的合作意愿和巨大的合作空間。2014年和20 1 5年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先后成功訪問巴西,進一步深化了兩國政治互信,擴大了共識,為兩國經貿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巴經貿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相信在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務實合作一定會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