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4-15
愛沙尼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由公路、鐵路和港口構建成的較為完善 的運輸網絡,在歐、亞中轉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愛沙尼亞陸路運輸特點是:鐵路主導貨運一國內國際50%-60%以上貨 物經鐵路運輸;公路領銜客運一占全部客運量的90%以上。中轉運輸占有 重要地位,全國近一半的貨運量是中轉過境物資。
2014年,全國貨運總量 7514萬噸,其中鐵路貨運量3629萬噸,占比48.3%; 客運量2.11億人次, 其中公路客運量2.02億人次,占比95.7%。國際中轉貨運量3136萬噸,占 運輸總量的41.7%0 2014年,來白俄羅斯的中轉貨物占到了鐵路中轉貨物 總量的77%; 哈薩克斯坦占12.5%,拉脫維亞占7.2%,白俄羅斯占3.1%. 愛沙尼亞海路運輸的特點是:塔林港為最重要的核心客、貨集散地, 每年進出港的旅客人數是愛沙尼亞本國人口數量的6-7倍,幾乎全部中轉 貨物均經塔林港。愛沙尼亞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和應用技術在世界上名列前 位。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逐年提高。
【公路】 愛沙尼亞公路總里程為16512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4公里,據青 混凝土公路4212公里,瀝青碎石路3774公里,砂石路5758公里,其他路 面2765公里。公路密度為0.36公里/平方公里。愛沙尼亞公路網絡的三條 主干線為:塔林一納爾瓦,塔林一塔爾圖,塔林一帕爾努。分別與拉脫維 亞和俄羅斯相連。據2013年3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排名,愛沙尼亞的公 路質量在全球144個參評國家中排名第51位,低于立陶宛( 32位) ,高于 拉脫維亞( 101位) ,與馬里、乍得處于同一水平。 2014年,愛沙尼亞公 路客運總量2.02億人次,其中國際客運量146萬人次;貨運總量3727萬噸, 其中國際貨物運輸量為1358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為6創乙噸公里,其中國 際貨物運輸周轉量為53億噸公里。
【鐵路】 愛沙尼亞鐵路總里程為2167公里,其中,公共鐵路線1540公里,非 公共鐵路線627公里,實際運營中的公共鐵路線919公里,非公共鐵路線 277公里,包括電氣化鐵路131公里,復線鐵路102公里。車站86個,其中 客運站73個。 2013年,愛沙尼亞鐵路行業有內燃機車294臺,客運幸廂267 節,貨運車廂22552節,其中包括罐車15229節,敞車3087節,平車1623 節,棚幸1084節。愛沙尼亞鐵路共有四個主要方向:塔林一塔帕一納爾瓦, 塔林一帕爾努一愛拉(脫維亞)邊境,塔帕一塔爾圖一瓦爾加,塔帕一塔 爾圖一佩瑟瑞。分別通向俄羅斯和拉脫維亞。
己開通的向東方向的國際客 運線有=塔林一俄羅斯圣彼得堡和塔林一莫斯科。向南與拉脫維亞間元客 車通行。 2014年,愛沙尼亞鐵路運輸乘客594萬人次;貨物3629萬噸,其 中,國際貨運量1820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為32.創乙噸公里。愛沙尼亞鐵 路運輸貨物量中,近一半為國內運輸,主要貨物為煤、原油和油頁巖;另 外一半為過境物資,主要為原油和成品袖、化工產品、人造纖維、橡膠及 塑料制品。
【空運】 愛沙尼亞目前擁有塔林、塔爾圖、庫雷薩雷、凱爾德拉、帕爾努和維 爾楊蒂等26個貨運和民航機場,其中塔林機場是國際機場。"塔林機場康 采恩( Tallinn Airport) "是大型國有管理企業,除塔林機場外,還負責管 理塔爾圖、帕爾努和庫雷薩雷等分布在不同地區的6個機場及一個地面服 務公司。目前,愛沙尼亞領空航線總里程為6278公里,擁有各類民用航空 飛行器150個。
主要航空公司為愛沙尼亞航空公司。愛沙尼亞現有定期航線30個,平 均每星期有319個定期航班,國際航班為267個。主要國際航線包括:塔林 -赫爾辛基、塔林-斯德哥爾摩、塔林-哥本哈根、塔林-法蘭克福等。 2014 年愛沙尼亞空運乘客204萬人次,其中,國內航線乘客3.7萬人次,國際航 線乘客200萬人次。空運貨物2萬噸。 2014年,塔林機場營業額3192萬歐 元,凈利潤490萬歐元,同比下降3%。目前,中國重慶市與愛沙尼亞開通 了直達航線,另外,也有多條經赫爾辛基、莫斯科等地轉機的航線可抵達 塔林。
【水運】愛沙尼亞內何航線總里程為520公里,已通航里程為S卻公里.愛沙尼 亞共擁有12O!l源上運輸制自(噸位越過100噸〉、 3峨內陸水主運輸船 翩,其中卻艘噸位小于1∞噸,卻顯噸位超過1傭噸. 愛沙尼亞海岸線總長度37歸公里,有大小浩口101個,其中最大的糖 口是培林港〈國營) .主要由4個港口組成,包括穆嘎港(原油、集裝箱 港)、南帕爾迪斯基港(麼金屬、木材及滾蔥'曾浴)、老城港(客運浴}、 帕亞薩瑞港(木材港) .這些豁口均是終年可以通航的深水不凍港,擔負著向臨近北歐國家的客、貨運輸任務,每天都有開往赫爾辛基和斯德哥爾 摩的客運班輪。
塔林港 2014年,愛沙尼亞港口貨物吞吐量4358萬噸,比上年增長1.6%,其 中,貨物運出量為901萬噸(不含過境運輸) ,同比增長0.9%; 貨物運人 量為549萬噸,同比下降0.4%。過境運輸量為2898萬噸,增長1.8%。客 運量為869萬人次,下降0.8%。最大港口塔林港2014年凈利潤達3832萬 歐元,港口營業額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并再次突破1億歐元,達到1.1億歐 元。港口裝卸貨物總量中, 70%為中轉貨物,主要為原油、焦炭和成品油、 化工產品、人造纖維、橡膠及塑料制品。愛沙尼亞本國進出口商品裝卸量 約占30%,主要為金屬礦山、泥煤、農產品、漁產品、木材等。
【電話】愛沙尼亞電信企業均為外商投資的合營企業。外資投人大大 提高了電話的服務質量,并為互聯網普及、數據傳輸和高質量的網絡語音 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截至2012年初,愛沙尼亞有線電話普及率為481 門/千人,其中城市394門/千人,農村87門/千人。愛沙尼亞移動電話發展 迅速,移動電話覆蓋全國。 2012年初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687部/千人。 迄今為止,愛沙尼亞統計局未更新數據。
【互聯網】愛沙尼亞政府十分重視寬帶網絡和第蘭代移動電話服務。 鋪設了大量的光纖電纜,互聯網服務被廣泛使用。據統計, 2014年,愛沙 尼亞83%的家庭連通了互聯網,約90%的人口使用電腦和網絡。使用最多 的網絡功能是閱讀網絡出版物、電子郵件、搜尋信息和網絡銀行。 97%以 上的公司與網絡連接,其中大部分公司擁有自己的網站。 由美國白由之家 (Freedom House) 進行的20才3年全球網絡自由度 測評中,愛沙尼亞網絡自由度水平排名世界第二。測評報告稱,愛抄尼亞 網路文化高度發展,包含線上投票和瀏覽電子病例,在全球中對網路內容 的限制也最寬松。
【郵政】據愛沙尼亞統計局的數據,愛沙尼亞有389個郵局,其中城 市89個,農村30(}個。
【電力】 愛沙尼亞電力資源充裕,不僅可以滿足本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而 且有一定的電力出口。愛沙尼亞電力網北與芬蘭通過海底電纜相接,東、 南方向則分別與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相聯。第二條連通芬蘭的海底電力電纜 "EstLine 2號"也于2014年初貫通。
截至2013年底 (2014年數據尚未公布) ,愛抄尼亞有效運營的發電 裝機,總容量2802MW,其中火力發電站裝機,總容量為2654MW,鳳4力發電 裝機容量266MW,其余為水力、生物能、氣體電廠。愛沙尼亞最大火力 發電站是位于西北部的納爾瓦電站,供應了全國85%的電力。
2013年度, 愛沙尼亞電力進口總額為27.12億千瓦時。 2014年,愛沙尼亞電力行業共 發電123.7億度,比上年下降6.8%。其中抽頁巖(火力)發電97億度,占 總發電量的78%; 水電0.27億度,占比0.22%; 風電5.7億度,占4.6%; 包括生物質、氣體在內的其他能源發電量20.7億度,占到總發電量的 16.8%0 2014年全國共進口電力37.2億度,出口電力64.創乙度。
主要出口 方向為芬蘭等北歐國家。 根據愛沙尼亞政府2009年6月通過的《至2020年愛沙尼亞能源發展綱 要) ,計劃投資20億歐元,在2020年前達成以下目標:將能源中油頁巖最 終消費占比從目前的60%降至30%,減少油頁巖發電對環境的污染;將可 再生能掠在電力生產中的比例提高到4.8%,在最終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 到25%; 改造現有發電站,增加裝機容量,并逐步更新全國電力網;在運 輸行業推廣使用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