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5-11
馬來西亞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政府向來重視對高速公路、港口、機場、通信網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馬來西亞現有的基礎設施能較好地為各類投資者服務,同時政府未來的基礎建設計劃也為外國投資基礎建設和開展工程承包提供了契機。
【公路】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網絡比較發達,主要城市中心、港口和重要工業區都有高速公路連接溝通。高速公路分政府建設和民營開發兩部分,但設計、建造、管理統一由國家大道局負責。截至2012年,馬來西亞公路總長約為18.3萬公里。目前,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網絡由貫穿南北的大道為中心構成。
【鐵路】馬來西亞鐵路網貫穿半島南北,負責運營的是馬來西亞鐵道公司(K下MB),該公司具備運送多種貨物的能力。2014年前三季度,馬來西亞鐵路共運載旅客167.7萬人次,貨物608.4萬噸。
【空運】目前,馬來西亞共有8個國際機場,即吉隆坡國際機場、檳城國際機場、蘭卡威國際機場、亞庇國際機場、古晉國際機場、馬六甲國際機場(無國內航線)、柔佛士乃國際機場以及瓜拉登嘉樓蘇丹馬穆德機場(2014年4月開通飛新加坡航線),這些機場與其他國內航線機場構成了馬來西亞空運的主干網絡。馬來西亞是東南亞重要的空中樞紐之一,2014年空運旅客8500萬人次,貨物98.7萬噸。中國前往馬來西亞有多條航線可供選擇,航空公司包括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和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廈門航空、深圳航空及香港國泰航空,每周定期往返于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昆明、香港、澳門與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蘭卡威及哥打基納巴盧之間。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之一,亞航近年來陸開通了多條前往中國主要旅游城市的航線,包括廣州、桂林、海口、杭州、深圳、成都、香港和澳門等,往返吉隆坡和北京的直航也于2012年正式開通。
【水運】馬來西亞95%的貿易通過海運完成,主要國際港口包括巴生港、檳城港、柔佛港、丹絨柏勒巴斯港、關丹港、甘馬挽港以及民都魯港等。2014年,馬來西亞水運5.39億噸。巴生港瀕臨馬六甲海峽,為馬來西亞最大的港口,集裝箱年處理能力約500萬標準箱,是東南亞集裝箱的重要轉運中心,其西港有良好的深水碼頭,可以停靠世界最大噸位的貨船。
【電話】截至2013年底,馬來西亞固定電話用戶數為374.6萬,固定電話普及率為32.4%。固定電話運營商是馬來西亞電信公司(丁M)。馬來西亞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2013年底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4296萬,普及率為143.6%。主要移動電話運營商是Celecom , Maxis以及DiGi}
【互聯網】截至2013年底,馬來西亞共有寬帶互聯網用戶637萬,寬帶普及率為22.6%。其中237萬用戶利用ADSL, SDSL、光纖或衛星技術等有線網絡上網,389萬用戶通過移動寬帶等無線技術上網,19萬人通過 “一個馬來西亞上網本計劃”上網。
【郵政】根據馬來西亞郵政總局的資料,截至2013年,馬來西亞共有1059個郵政局,全部完成電腦化運營,包括355個小型郵政所和704個郵政局。此外,馬來西亞還設有24小時自動服務終端(POS24 ),方便居民使用。
【電力】馬來西亞的電力由公共能源公司(占98%,包括國家能源公司(下NB)和州立能源公司)和獨立的私人發電廠(占2%)提供,2013年發電量約1318.5億千瓦時,其中,燃氣機組占45.3%、燃煤機組占38.5%、水電機組占10.6%、柴油機組占5.4、其他約0.2。全年裝機容量2605.5萬千瓦,電力需求峰值1958.9萬千瓦,備用余量占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