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來源: 時間:2016-03-08
作為南太島國,新西蘭與世界主要國家地理距離遙遠。受地理因素影 響,新西蘭與周邊互聯互通完全依賴于海運和空運,與澳大利亞、南太島 國及東南亞地區之間有較為成熟的海運和空運體系。而公路、鐵路、電網 等基礎設施與周邊國家不存在互聯互通的情況。 新西蘭是后起的發達國家,其基礎設施比較完備。
不過在30個OECD 國家中,新西蘭的公共信息服務相對較為落后,每百人寬帶服務連接數低 于平均水平,排名第18位。其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費列最貴的5個國家之 一。另外,與經濟增長和人口增加相比,新西蘭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近幾 年出現滯后現象,公用設施和電力供應等已經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需要。 2011年2月基督城大地震也對當地的基礎設施造成了巨大破壞。今后5-10 年間,新西蘭基礎設施投資規棋悔非常可觀。 隨著近些年赴當地購置房地產的外國投資者不斷增加,新西蘭的住房 價格不斷上漲,民眾承擔了較大的購房壓力。
2014年8月開始,新西蘭政 府將著力推進國內公益住房的開發建設。這將為海外基建領域的企業提供 機遇。 新西蘭基礎設施建設的幾個領域中,電力建設基本上是由私營企業投 資和管理, 5大發電企業占據了新西蘭全國發電量的93%以上;能源和礦 產的開發原本由經濟發展部的皇家礦產管理局負責,現在該部門職能己并 人新組建的商業、 創新與就業部;道路建設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投 資,新西蘭運輸局負責具體的項日招投標和管理工作。 新西蘭對外資參與當地基礎設施投資沒有明確限制。基督城大地震 后,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不足限制,新西蘭政府對外來資金參與震后 重建工作持歡迎態度。但由于其基建技術標準要求高、 人工成本昂貴,加 上執業資格、 務工許可、 環境保護等因素制約,尚無中資企業進人新基礎 設施建設領域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