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5-17
【公路】公路運輸為越南主要運輸方式,總里程約20多萬公里,2014年共運送旅客約28.7億人次,增長7.8,運輸貨物約8.2億噸,增長6.9%。目前,在建和擬建的高速公路40多條線,全長6313公里,分為5個路網:一是南北高速路網,含2條線路,全長3621公里,其中東線長1753公里,西線長1868公里;二是北部高速路網,含6條線路,與首都河內相連,全長1074公里;三是中部和西原地區高速路網,含4條線路,全長524公里;四是南部高速路網,含8條線路,全長1094公里;五是河內和胡志明市環城高速路網,含3條線路,其中河內三環線長56公里,四環線長136公里,胡志明市三環線長83公里。此外,河內五環線和胡志明市四環線建設在擬議中,其主要職能是連接兩個城市的周邊衛星城。根據規劃,越南高速公路建設共需資金479億美元,將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資、民間集資和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
【鐵路】越南鐵路總里程約2600公里,以米軌為主(2160公里,占總長的83.18%),共7條干線,其中河內一胡志明市統一線全長1726公里,經3次提速后全線行程約29小時。2013年越南鐵路共運送旅客約1202萬人次,減少0.9%,運輸貨物約718萬噸,增長10%。根據《至2020年鐵路發展規劃》,今后越南將重點發展城市鐵路交通及連接城內與郊區的鐵路運輸,首先在河內和胡志明市進行建設。
【空運】2014年越南航空共運送旅客約1827萬人次,增長8.2%,運輸貨物20.2萬噸,增長9.9%。越南航空業擁有74架飛機,主要機型包括:AIRBUS( 320型、321型、330型)34架、BOEING-777型 10架,此外,還有BOEING-737和767、ATR72、FOKKER70等機型,平均機齡約10年;預計2015年,越南民航飛機總數將達到115架,2020年達到165架。越南已開通聯接國內20個城市和國外26個城市的70條航線,并在各國設立28個辦事處和1000多個代理點;航班延誤率為13%,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信譽較好;共有員工1.4萬人,其中飛行員422人(含138名國外飛行員),機組服務員700人,技術工程師283人,技術工人590人。機場建設方面,越南共有17個規模較大的機場,包括河內內排機場、胡志明市新山一機場、現港機場、芹直機場等4個國際機場。已有45家國際航空公司開通連接越南的55條航線。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地均有飛往越南河內、胡志明市的航線。
【內河運輸】越南內河運輸的貨運量與客運量僅次于公路運輸,在全國運輸業居第二位。現有23個主要的內河裝卸碼頭和若干小碼頭,年吞吐量約700萬噸。主要港口位于胡志明、河內、河北、越池、寧平、和平等省市。船隊以5-20噸級到1000-2000噸級的船只為主;牽引力較低,約每馬力4-5噸;速度慢,每小時5-8公里。內河運輸是越南普遍使用的運輸方式,貨物主要包括糧食、煤炭、水泥、石頭、沙子等。2014年越南內河共運送旅客約1.47億人次,增長4.6%,運輸貨物1.87億噸,增長3.1
【海洋運輸】近年來,越南的海洋運輸發展較快。現有海港49個,其中一類港口17個,二類港口23個,三類港口9個。分為六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為:廣寧省至寧平省的北部港口群、清化省至河靜省的北中部港口群、廣平省至廣義省的中部港口群、平定省至平順省的南中部港口群、南部港口群和九龍江平原港口群,吞吐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港口群和南部港口群,約占總吞吐量的80%。全國海港設計吞吐能力約4億噸,全國尚無國際中轉港,進出口貨物均需經新加坡、中國香港特區等地中轉。越南海運船隊主要由國內自產新船和國外進口二手船組成,共有海運船只1600艘,總載重量620萬噸,世界排名第31位。越南最大的海運企業為越南航海總公司(VINALINES)。2014年越南海洋共運送旅客約516萬人次,增長3.2,運輸貨物5548萬噸,減少5.2% o
【通信】越南通訊業發展較快。截至2014年底,越南共有24家通信企業獲準建立通信網絡。超過100家企業獲準提供通信服務。互聯網寬帶用戶達1192萬。其中,固定寬帶698萬用戶,3G移動寬帶494萬用戶。移動業務用戶數量達到1.39億。雖固定寬帶用戶有下降趨勢,但移動業務用戶數量增速較快,2014年通信領域營業收人實現305萬億越盾(約合142億美元)。
【電力】2014年,越南電力集團共生產和購買電力1422.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 2015年目標為生產和購買電力1569億千瓦時,增長約10%。電力平均零售價為每千瓦時1515越盾(約合0.071美元)。該集團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3400萬千瓦。由于匯率波動、煤價和水價上漲、農村電網建設支出增加等原因,2014年越南電力集團支出增加了16.8萬億越盾(約合7.9億美元)。2014年該集團收人為196.3萬億越盾(約合9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稅后利潤約3000億越盾(約合1420萬美元),股本回報率為0.2。隨著越南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電力需求越來越大,供需較緊張。今后幾年,越南政府將繼續加大對電力領域的投人,特別是加大對再生能源、火電和核電的投人。越南在南部寧順省的福營(PHUOC DINH)和永海(VINH HAI)兩地各建一座核電站,每座電站有兩臺100萬千瓦核電機組,首臺機組擬于2020年投人運行。今后10年,越南將建設10-13個核電機組。
2011年6月,越南政府出臺關于風電發展機制的第37號決定,提出鼓勵風電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將風電并網價格提高至7.8美分/度(火電和水電并網價格約5.5美分/度),將風力發電列人越南第七個電力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將風電功率提高至100萬千瓦。此外,越南還鼓勵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