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5-11
【公路】日本在全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公路網。目前,公路總里程約121.4萬公里。其中,國道和省道公路約18.4萬公里,高速公路8050.3公里。由于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中最重要的線路之一,日本每年投人大量資金維護和建設道路系統。目前,日本國內貨物運輸總量(按運輸噸公里總數統計)約60%由汽車運輸承擔(按運輸噸數則為約90%,對滿足日本工業生產以及國民生活的需要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日本四周環海,在公路與鐵路方面與周邊國家尚不存在互聯互通的情況。
【鐵路】鐵路曾經是日本國內重要的運輸工具,但隨著汽車的日益普及,鐵路的地位不斷下降,特別是貨物運輸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更大,旅客運輸雖然也大幅下降,但在東京及周邊地區,鐵路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地鐵仍是日本人日常出行的主要市內交通工具,尤其東京的地鐵網絡更是發達,東京地鐵系統擁有13條線路,285座車站,線路總長365.2公里。東京地鐵的日平均客流量為1100萬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系統。
目前,日本鐵路營業里程為2.01萬公里,每100平方公里有5.3公里營業鐵路,2013年有236.1億人次乘坐旅客列車。1964年開通的新干線是日本鐵路的代表,由于安全、準時受到人們歡迎。日本現有6條新干線,另有3條正在建設中。日本的新干線在國際上知名度較高,近年來日本政府也加大了新干線裝備及技術出口力度,尤其對東南亞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最感興趣,日本政府通過ODA援助等方式支持日本企業參與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干線等裝備技術出口。
【空運】日本的航空業相當發達。以東京成田和羽田機場以及大阪關西機場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空運網絡,目前,2013年年運旅客超過100萬人次的機場有27個。其中,成田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居日本第二位(第一位羽田機場),貨運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三。成田機場也是日本航空、全日空、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亞洲樞紐港。
日本主要的航空公司有日本航空公司(JAL)、日本航空運輸公司(AllNippon Airways Co.,簡稱“全日空”),年運送旅客約1億人次,運輸貨物約220萬噸。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航空運輸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度日本各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運送客人數量為9450萬人次,同比增加3.9% ,國內航空貨物運輸量9366.2萬噸,同比增長1.3%;國際航線客運數量1604萬人次,同比增長7.9,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量138.9萬噸,同比增長15.4% o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大連、青島等多個中國城市均與日本東京、大阪等機場開通了國際航線。
【水運】作為島國,日本對外貿易主要依靠海運。全國主要港口有神戶、橫濱、千葉、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2011年,日本有各類商船4164艘,總噸數達1536.6萬噸。由于掛靠其他國家可以降低成本,許多日本船舶都在其他國家注冊。
【郵政】日本很早就建立起發達的郵政業。目前,全國共有郵局約24000個。2007年10月實施郵政民營化以來,原有郵政集團業分拆為郵政、郵政儲蓄、簡易生命保險等幾個公司,繼續提供相關服務。
【電話】固定電話已經基本覆蓋日本全國,移動電話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截至2013年9月底,全國手機客戶簽約總數達到了1億5097萬件,超過日本總人口數。
【互聯網】2014年日本互聯網普及率達90.58%。使用費用因上網方式不同差別較大,與其他國家部分城市相比費用相對較低。
【電力】為保證經濟發展和國民生活需求,日本建立了龐大的發電體系,日本各類發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為281099萬千瓦。由于日本東京電力和東北電力供電區設備在日本大地震中遭受重創,且福島核危機后各地核電站相繼停運,導致全國發電量下滑,供電形勢緊張。據日本電力事業聯合會公布數據,2014年度(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日本發電量為8938.3億千瓦時,其中核電站發電量為零。2014年度發電量與前一年度相比減少3.1%,連續4年呈現減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