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金融概況
來源: 時間:2016-03-14
【當地貨幣】 哥倫比亞貨幣名稱是比索 (Peso) 。哥倫比亞中央銀行采取有管理的 浮動匯率制。比索和美元、歐元均可自由兌換。人民幣與比索不能直接結 算。近年來,比索對美元升值幅度較大,迫使哥倫比亞央行在2013年加大 了對匯市的干預力度。
2014年美元兌比索的平均官方匯率為1美元=2000 比索,全年對美元累計貶值19.5%0 2015年3月 31 日美元兌比索的官方匯 率為1美元=2576比索。
【外匯管理】 外資進入酣色比亞須在共和國銀行進行登記,只有經過登記的外資才 能依法享有包括結購匯和自由;迸出等相關權利。一般情況下,外資企業在 當地銀行不能設立美元賬戶,只能設立比索賬戶。 外國投資者可以向外匯 款及其投資收益,也可在哥倫比亞境內擴大投資。攜帶現金出人境需申報, 最大限額為10000美金。 一般來說,非居民的外國投資者(包括法人和自然人)的國際匯款需 繳納匯款稅,稅率為7%。根據收入的性質和來源,并在滿足一定條件下, 該項稅收可免繳。具體可參閱哥倫比亞稅法第245條、第246條、第246-1 條、第247條、第248條、第321條、第321斗條和第322條的相關規定。 2014年3月 21 日,哥倫比亞中央銀行一共和國銀行公布了2014年第2 號外部決議,決定新增人民幣( CNH/CNY) 、港幣 (HKD) 、新加波元 (SGD) 和韓國 (KRW) 等4種貨幣做為該國的外匯儲備幣種,并將每日 公布上述幣種與美元間的兌換匯率。
【銀行機構】 哥倫比亞的中央銀行是共和國銀行,主要具有三大職責,分別是:貨 幣發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目前,哥倫比亞金融市場共有24家商業銀行機構,本土銀行占絕大多 數,最大銀行是本土銀行Bancolombia,其資產總額約90萬億比索,占全 部銀行資產總額的23%。 當地主要的外資銀行有: B8VA (西班牙)、 HELM 8ank (智利)和 Citibank (美國)。
目前,中國國內銀行未在哥倫比亞設立分支機構。
【融資條件】本國企業和合資企業可獲得各種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國內貸款。外國 企業可獲得短期和中期貸款。 2014年9月 1 日以來哥倫比亞央行的基準利率水平一直穩定在4.5%。 2015年5月哥倫比亞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固定期限存款利率水平約為5.1%, 一年期普通商業貸款利率約為11.08%。 國外得到的下列信貸利息不需繳納所得稅和匯款稅,包括但不限于進 口商品和銀行透支支票的短期信貸;用于資助出口的信貸;金融公司所獲 的信貸;通過金融公司或銀行獲得的用于對外貿易活動的信貸;開展有益 于國家經濟的活動的外國企業、本國企業或合資企業所獲的信貸。 人民幣尚不能用于在哥倫比亞開展跨境貿易和投資合作。
【信用卡使用】哥倫比亞當地信用卡使用比較普遍。外國發行的銀聯、 VISA和Master 卡在當地都可以使用。中國發行的VISA和Master借記卡在當地也可正常使 用。
【證券市場】哥倫比亞證券交易市場受哥倫比亞金融監管局監督和管理。證券市場 已有近150年的歷史。 2001年7月3日,哥倫比亞統一的證券市場正式成立, 從而取代原先位于波哥大、麥德林和卡利蘭市的股票交易市場。該證券市 場是集股票、債券、外匯和金融衍生品四項交易于一體的綜合性交易所。
從成交量看,固定利率的債券和外匯交易是哥倫比亞證券交易所交易活動 的主要內容。上述兩者的成交量一般約占整個交易所成交量的99%. 固定 利率債券和外匯交易各占半壁江山。 股票成交量并不活躍,幾乎很少有金 融衍生品的交易。 2012年底,哥倫比亞最大的證券公司INTERBOLSA因融資融券業務 發生重大虧損而被迫遭到破產清算。INTERBOLSA公司的倒閉也為哥倫比 亞證券交易行業的監管敲響了警鐘。對此,哥倫比亞政府證券交易監管部 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證券業的監管,打擊投機,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