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金融概況
來源: 時間:2016-03-15
【當地貨幣】 烏拉圭目前使用的貨幣是烏拉圭新比索。 2013年平均匯率為1美元 =20.50比索, 2015年8月,美元對比索大幅升值,匯率已升至1: 28.60 人民幣與當地貨幣尚未開通直接結算業務。 【外匯管理】烏拉圭實行寬松的外匯管理政策,外匯市場高度開放,投資收益可以 隨時以任何貨幣匯到國外,無須國家事先許可。外資企業在當地可以自由 開立外匯帳戶,外匯資金亦可以自由匯進匯出。資本的匯出和使用不受任 何限制。外國人攜帶1萬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貨幣現金出人境需要向海關 申報。
【銀行機構】 截至2013年3月,烏拉圭有國有銀行2家(烏拉圭共和國銀行和烏拉圭 抵押銀行) ,私營銀行11家。上述銀行和金融機構所擁有的分行總數為213 家,職工總人數4000多人,儲蓄所49萬多個。
【融資條件】 為改變自2002年經濟危機以來各商業銀行停止向私營企業和個人提 供貸款的局面,恢復正常金融秩序,烏拉圭央行出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 包括進一步放寬對各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外幣存款要求,減少或取消向 銀行收取現金稅,減少對共和國銀行的利潤要求,提高償貸表現杰出的貸 款戶的信貸等級,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在當地由T融資等。 鑒于2002年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烏拉圭商業銀行對融資企業信譽度 的審查十分嚴格,開立賬戶要求驗證客戶信息、跟蹤客戶的經濟活動、審 查客戶的財務和經營狀況等,企業向銀行融資需提供合法有效的擔保。
【信用卡使用】當地主要商業網點都可以使用VISA和MASTERCARD信用卡,中國國 內發行的帶有VISA和MASTER標志的銀行卡都可在當地使用。
【證券市場】烏拉圭證券市場有近百年的歷史,在20世紀30-40年代經歷了蓬勃的 發展。 1996年政府出臺《證券交易法》對證券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受2002 年拉美金融危機的影響,烏拉圭本地企業對融資需求不振導致證券市場業 務萎縮。 烏拉圭有兩家證券交易所:蒙得維的亞證券交易所和烏拉圭電子證券 交易所。
蒙得維的亞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是蒙得維的亞證券交易公司,成立 于1867年,主要負責對證券交易市場的管理,提供清算、兌現和保管證券 服務。烏拉圭電子證券交易所專門從事電子信息化證券交易,由26家公共 和私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同時,烏拉圭電子證券交易所也是蒙得維的亞 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成員。烏拉圭證券市場由烏拉圭中央銀行監管,參與投 資的機構大多為當地金融機構、投資基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國外資本的參 與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