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投資吸引力
來源: 時間:2016-05-06
戰后的伊拉克政府于2006年10月首次通過了一項國家投資法,其目的 在于開放經濟和吸引外國技資,為伊拉克提供一~更加有利的投資環境。 2009年伊拉克提出首個"五年計劃" 計劃將2010-2014年的GDP平均 增長率保持在9.4%左右,并計劃完成包括交通運輸、住宅、農業、水處理 等領域在內的、總價值達1860億的項目。伊拉克同時也在積極努力重新融 人國際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爭取盡早加人世界貿易組織(WTO)。
2015年由于抽價下跌,導致伊拉克政府入不敷出。伊拉克政府意識到國家 經濟不能過于依賴石油收人,因此加大招商引資政策的實施力度,尤其是 加強X才境外技資者利益保護以及政策扶植。如,大力推動由于如隊設備 落后而無法進行正常經營活動或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與境外企業合資,在 土地、礦產、水、重油、電等重要生產資料方面給予優惠,要求伊拉克政 府必須優劃人上述企業采購,提高伊拉克本國可生產產品的進口關稅等。
世界銀行發布的 (2015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伊拉克在189葉經濟 實體中,排名第156位。安全形勢動蕩、基礎設施落后、法律及金融體系 不完善,是伊拉克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
【經濟增長率】伊拉克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工業,超過90%的財政收入 來自石油利潤。隨著石油工業的復蘇,伊拉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 2011 年至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分別為2207億美元、 2393億美元、 2480 億美元。但2014年底,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導致2014年GDP同比下降 。.5%,當年GDP為2322億美元(按購買力平價折算) ,人均GDP約為7100 美元。
【產業結構】 2014年伊拉克國內生產總值當中,農業占3.3%,工業 占64.5%,服務業32.2%。
【外匯和黃金儲備】截至2014年年末,伊拉克外匯和黃金儲備74時乙 美元。
【外債余額】截至2014年,伊拉克外債余額581億美元。
【財政收支】 2014年,伊拉克財政收入1014億美元,財政支出945.8 億美元,盈余68.2億美元。
【通脹率】 2014年,伊拉克通脹率為3.3%。
【失業率】2014年,伊拉克失業率約16%。 (以上為C隊統計數據)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和穆迪沒有給出伊拉克主權信用等 評級。
0美元;鋼板每噸約560美元;沙子每立方約 18.75美元;石子每立方約16.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