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吸收外資
來源: 時間:2016-05-13
2009年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后,斯里蘭卡政府始終奉行鼓勵外國投資政策,制定自由市場政策,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營造有利于投資和經濟增長的政策環境。斯里蘭卡緊鄰亞歐國際主航線,區位優勢顯著,擁有連接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歐美市場的便利條件,吸引外資潛力巨大。
外國企業在斯里蘭卡投資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基礎設施、房地產、服務業、紡織服裝、電子、化工、食品、橡膠、木材、金屬制品、皮革等。2013年,亞洲國家和地區是主要外資來源地,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占據前三位,分占24% , 12%和10%,荷蘭和馬來西亞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來自西方國家的投資合計占35%
斯里蘭卡投資促進部下設的投資管理委員會舊OI),職能包括項目審批和核定稅收優惠,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推薦優質合作伙伴,協助選擇廠址或進駐工業園區,參與項目抽檢,為工業園區外的外資企業辦理清關手續,提供雇工和簽證等方面的服務等。為鼓勵出口,增加就業,斯里蘭卡先后建立了12個由BOI管理的出口加工區和2個私營部門建設的工業園區。園區內企業可享受便利的供電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通訊、交通、安全等配套服務。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4年,斯里蘭卡吸收外資流量為9.44億美元;截至2014年底,斯里蘭卡吸收外資存量為105.11億美元。
【外國援助】外國對斯里蘭卡提供的無償援助和貸款等發展援助,對斯里蘭卡加快經濟增長和保持長期債務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過去幾十年中,對斯里蘭卡提供援助的多邊合作伙伴主要包括世界銀行國際發展協會(I DA、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石油輸出國組織國際發展基金(OF舊)、歐洲投資銀行(E舊)等,雙邊合作伙伴主要包括中、日、韓、印、法、德、荷、丹、美、澳、瑞典、沙特、科威特等國。援助形式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長期低息貸款、混合貸款等。斯里蘭卡獲得的援助資金主要用于減貧、供水、公路、橋梁、港口、地面交通、航空、農業、灌溉和環保等領域的項目。
在過去幾年中,隨著斯里蘭卡人均GDP持續提高,外國提供給斯里蘭卡賬戶的無償援助從2008年的312億盧比減少到2014年的105億盧比,無償援助占斯里蘭卡GDP的比例從2008年的0.7%降至2014年的約0.1%}
2014年全年,斯里蘭卡共獲得外國貸款1715.4億盧比,約合13.1億美元,其中雙邊貸款1103.9億盧比,約合8.5億美元,多邊貸款611.6億盧比,約合4.7億美元。雙邊貸款中,中國貸款403.2億盧比,約合3.1億美元,日本貸款313.1億盧比,約合2.4億美元,印度貸款150.8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多邊貸款中,亞洲開發銀行貸款322.3億盧比,約合2.5億美元。
2014年全年,外國提供給斯里蘭卡賬戶的無償援助共計105.3億盧比,約合0.8億美元。其中,印度無償援助35.6億盧比,約合0.27億美元,日本無償援助21.8億盧比,約合0.17億美元,美國無償援助13.3億盧比,約合0.1億美元,世行國際發展協會無償援助20.1億盧比,約合 0.15億美元。
2014年斯里蘭卡獲得的外國援助承諾中,道路和橋梁項目占64%,供水和衛生設備占6%,災害管理占5%,勞動力與職業培訓占5%,住房與城市發展占3%,電力與能源占3%,媒體占3%,其他項目占11%0
2014年斯里蘭卡獲得的外國援助實際支出方面,道路和橋梁等地面交通項目占50%,電力與能源占9%,供水占9%,教育與勞動力職業培訓占7%,醫療與社會福利占6%,修復項目占4%,住房與城市發展占3%,灌溉占1%,其他項目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