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吸收外資
來源: 時間:2016-05-10
【外資規模】據不完全統計,阿塞拜疆獨立后吸收外資累計超過800億美元,人均外資據稱位居獨聯體國家之首。隨著“沙赫丹尼茲”氣田二期項目和“跨安納托尼亞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啟動,2014年外資對阿投資總額達48.8億馬納特(約合62.2億美元),同比增長17.1%。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4年,阿塞拜疆吸收外資流量為44.3億美元;截至2014年底,阿塞拜疆吸收外資存量為181.8億美元。
【投資行業】目前,阿塞拜疆政府鼓勵外資投向非油氣領域,包括農業領域與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化工產品加工、建材生產、旅游業等領域,60%以上的外國直接投資投向石油開采業及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外資來源國及機構】投向阿塞拜疆的外資主要與地理環境有關。阿塞拜疆與土耳其具有宗族傳統淵源,阿與歐洲緣于地緣政治和能源安全關系。2014年阿塞拜疆約91.9%的外資來自英國、挪威、土耳其、美國、法國、伊朗、俄羅斯和日本。其中,英國以15.83億馬納特(約合20.18億美元萬」居榜首。此外,2014年國際性金融機構加大了對阿經濟的投資力度,對阿投人約為2.2億馬納特。這些金融機構主要有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其中,世行對阿經濟投人為1.2億馬納特,占外資總額的2.5%。這些投資主要投向阿能源、鐵路、公路、城市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排名前5名的外國投資中,大部分投資于油氣領域,即“世紀合同”項下的資金投人。其中,迄今英國BP公司對阿投資累計已達35億美元,主要項目是“阿澤里一齊拉克一居涅什里”油田和“沙赫丹尼茲”氣田開發。
【外國援助】阿塞拜疆接受國際援助可劃分為2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阿獨立之初至2000年代初。當時阿經濟困頓,社會動蕩,因與鄰國亞美尼亞戰爭而產生的100萬難民問題急需解決。在此階段,阿所接受的援助多屬人道主義援助,且大部分來自西方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
【第二階段】從2000年代初至今。隨著阿經濟迅速復蘇,阿也開始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從受援國發展成為援助國。同時,阿仍接受來自國際社會的援助,主要包括物資援助、資金贊助、技術援助、咨詢服務、實施培訓和提供優惠貸款等。這些援助涉及阿農業、教育、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等領域。主要援助國有歐盟、美國、瑞士、日本、韓國、中國等。
此外,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性金融機構均在阿設有分支機構,并對阿提供優惠貸款。據阿媒體信息,截至2015年1月1日,世行累計提供各類援款約40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提供16.4億美元,韓國累計提供2.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