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林哲瑩:“一帶一路”是開拓國際市場的捷徑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7-07-14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電(陳凱茵)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順利閉幕,峰會上所達成的各項合作和帶來的眾多紅利又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作為一家民營物流企業,順豐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嘗到了多少“甜頭”?未來又將有怎樣的布局?新華網財經日前專訪了順豐控股副董事長林哲瑩,詳談順豐“走出去”的成果。
“輕重結合” 順豐海外業務增長迅速
收入574.8億元,凈利潤41.8億元,順豐控股更名上市后交出了第一份成績單。此外,自從國家郵政局2009年首次公布快遞服務滿意度排名以來,順豐控股連續第8年蟬聯第一。
然而,順豐沒有將眼光局限在中國,而是放眼國際。據2016年財報,順豐的國際快遞業務從2.7億元飆升到11億元,盡管占總營收不超過2%,但是相比于2015年增長超過300%,是順豐目前增長最快的業務。
海外業務驚人增速背后,林哲瑩用“遠交近攻”這四個字道出了順豐海外業務布局的主要思路。林哲瑩表示,不同于國內市場以采取重資產的模式,海外市場采取的“輕重結合”的模式。
林哲瑩指出,在東南亞等近端市場,主要設立分支機構和自營網點,而在遠端市場,主要是與國際巨頭和當地快遞服務類企業合作,互為代理,市場互換。
據了解,目前,順豐國際快遞服務覆蓋如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巴西、墨西哥等51個國家,國際小包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現有客戶約9.3萬個。
林哲瑩還透露順豐國際化的“源頭”其實是客戶的需求。
“國際化來自于市場的需求。當年順豐的服務品牌已經讓大家覺得又快又好。那么在國際業務上,客戶就提出了能不能也提供又快又好的服務。”林哲瑩說,“客戶對品牌的認可和依賴使得會客觀提出很多延伸的要求,因此我們的國際化步伐也要加快。”
“一帶一路”成出海捷徑
其實,早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不少物流企業就看到了其中的機遇。
林哲瑩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坦言:“其實按照生產力布局,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倡議,我相信很多點是不符合做物流節點的布局的。但是因為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反倒給了我們過去看似沒有機會的機會。”
過去3年,順豐國際業務同比增速達70%以上。林哲瑩表示:“因為有‘一帶一路’的倡議和實施,使我們在開辟國際市場過程中相當于走了一些“捷徑”,使我們在歐洲設的海外倉、在東南亞設立的分支機構都得以很快的落地實施。我想這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跟國家富強、國家的戰略定位、政策效應都是息息相關的。”
實際上,在本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物流網絡聯通是許多嘉賓關注的焦點,而“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更是成為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方向。早前公布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隨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銜接境外物流體系,構筑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網絡。
在這樣的趨勢下,林哲瑩認為包括順豐在內的物流企業應該承擔“主力軍”的角色。
“‘一帶一路’應該有一個骨干的物流網絡,這種骨干物流網絡不是民營企業或是國有企業單打獨斗就能形成的,應該形成聯動的力量。”林哲瑩說。
跨境電商或成順豐新增長點
近年來,跨境電商逐漸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一項重要增長點。根據艾媒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預計2017年這一指標將增長到7.5萬億元。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順豐沿線國家跨境電商包裹業務增長迅速,在2016年“雙十一”由順豐承運的跨境電商包裹中,件量排名前六位的地區中有三個地區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于中國輕工品的需求推動了每年超過30%左右增速的跨境電商產業。
不想只在物流環節擔當“關鍵先生”,順豐也想直接分享跨境電商的“紅利”。
電商平臺方面,順豐在進口和出口兩端均有所布局。順豐旗下的進口電商網站“豐趣海淘”采用極速保稅和跨境直郵雙線服務并行的方式,品類包括母嬰用品、食品保健、美妝個護等。在出口端,早在去年4月,順豐就攜手俄羅斯本土電商,上線了其出口電商平臺“豐賣網”,通過物流優勢瞄準出口商家端提供倉儲物流服務,目前僅針對俄羅斯電商市場。
林哲瑩認為:“跨境電商這方面的市場增長也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我們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我認為這會是順豐一個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