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五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來源: 時間:2022-11-01
高質量發展,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黨的二十大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把發展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對新征程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進一步凸顯了發展質量的全局和長遠意義,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將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從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到形成科學發展觀,再到提出新發展理念,我們黨的發展理念隨著發展階段、發展任務的變化,不斷與時俱進、豐富創新。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更多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十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舉全國之力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必須深刻認識到,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只有始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才能進一步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保障。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充分證明,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必須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使之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五個方面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也是戰略舉措、實踐路徑。新征程上,我們一定要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