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媒體:中巴經濟走廊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來源: 時間:2024-12-19
5月5日,當地兒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馬爾丹市的塔赫特巴希佛寺遺址參觀。2023年,中國志愿者同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考古與博物館管理局聯合發起“犍陀羅守護人”項目,為當地兒童開設遺產保護教育課是項目內容之一。(新社)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道 巴基斯坦《星期五時報》周刊網站12月17日刊登題為《中巴經濟走廊充當文化橋梁:探究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影響力》的文章,作者為卡齊·莎韋拉·瓦希德。文章編譯如下:
中巴經濟走廊不只涉及基礎設施元素,它還在兩個古老文明之間充當著重要的文化紐帶。這個計劃加強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共同理解。
中巴經濟走廊已經從最初關注經濟轉變為促進廣泛的文化融合。它帶動了多個項目,包括語言學習計劃、學術交流、媒體合作等。這些努力標志著不容破壞的社會聯系的建立,強化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長久友誼,同時為增進合作與相互理解掃清了道路。
自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啟動以來,兩國關系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最初的商業伙伴關系已經發展為更廣泛的合作。目前,我們的文化關系已經大幅增強。巴基斯坦已經成立了中國文化中心,中國企業不斷把它們的網絡戰略、文化價值觀和管理方式帶到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漢語非常受歡迎。為了應對這方面興趣的提升,巴基斯坦提供漢語教學的機構數量大幅增加。
合作活動讓文化場景變得更有活力。
由于建立了強有力的框架提高學術質量和增進文化間理解,在中巴經濟走廊背景下,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教育關系顯著推進。由18個創始成員在2017年創建的中巴經濟走廊大學聯盟已經擴展成為一個龐大網絡。
兩國之間的學生流動大幅增加。許多人獲得獎學金到中國學習。為了加強跨文化理解和提高學習成績,許多大學啟動了學期交換計劃。目前,約有2.5萬名巴基斯坦學生在中國學習。
巴基斯坦現在已經建成語言教學機構的綜合網絡。有多家孔子學院在正常運轉。這些教學中心幫助滿足了熟練掌握漢語的需求,很多巴基斯坦人正在學習漢語。
因為中巴經濟走廊,中國和巴基斯坦媒體和娛樂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兩國現在都因為文化交流與了解的增強而獲益,這種文化交流與了解通過方式創新的講故事和藝術表現來進行,遠超傳統的外交關系。
此外,電影合作也推進到新的高度,《巴鐵女孩》等項目2023年成為里程碑。這些項目在給觀眾提供娛樂的同時培養了更緊密的文化關系。
兩國都希望把它們的伙伴關系從傳統領域擴大到數字領域。數字交流網絡現在把中國城市與卡拉奇和其他巴基斯坦主要城市連接起來。因為數字絲綢之路的建立,新的合作機遇出現。在打造與數字技術有關的全球計劃方面,北京正在發揮領導作用。健全的數字基礎設施現在成為兩國增強文化交流和內容分享的基礎。
這些在線計劃可以建立社會與社會之間的長期聯系,推動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更深入理解。事實已經證明,媒體交流是文化交流的有力工具,讓兩國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們各自的傳統和共同的原則。
未來加強文化融合的前景令人鼓舞。最近的調查顯示,人們愿意參與節日慶祝和跨文化活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中國的文化影響,這表明今后的合作努力存在積極的基礎。(編譯/楊新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