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有新視角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時間:2018-03-23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利用外資也同樣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能否調整外資利用方式,使外資深度融入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發展進程中,實現合作共贏,將成為決勝關鍵。山東推出了“至誠山東”營商品牌,這代表著山東利用外資正在發生視角轉變。
近年來,山東利用外資質量明顯提升。據山東商務廳統計,2017年實際使用外資(國家統計局口徑)1210.5億元,增長9%;按照商務部通報的資本項下(FDI)統計口徑為787億元,增長8.5%,增幅列全國利用外資前六強省市第二位,規模上升到全國第五位。
不斷擴充外資朋友圈
現在山東已經摘下含蓄的面紗,開始主動向全球朋友講述美好的山東故事。山東省商務廳組織策劃的美國商務周、香港山東周、德國山東周、日本商務周和“選擇山東”全球路演等活動,為山東打開了與世界深入交流的頻道。從了解到選擇,山東與更多跨國公司的合作正在相互認同中逐漸成為現實。
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成為山東外商合作的聚焦點。在先進制造、生產性服務業、新興產業及現代農業等中高端領域,山東與世界500強的合作實踐層出不窮。
近年來,山東開展深化與世界500強企業合作的山東行動。以世界500強企業合作的工作路線圖為指引,從項目前端信息獲取到周密的對接準備及最后的推進項目落地,山東正在卓有成效地擴充外資朋友圈。
2017年,山東與51家世界500強簽約外資項目115個,合同外資71.2億美元。美國谷歌、江森自控、蘋果,英國石油公司,荷蘭路易達孚,德國贏創等首次來魯投資。
改革開放40年來,世界500強企業在中國的布局已經基本成熟穩定。發達國家高精尖行業中的“隱形冠軍”,成為了廣大中小企業尋求國際合作的主要方向。山東省在與世界500強加深合作的同時,也積極尋求新突破,為中小企業對接國際“隱形冠軍”搭建平臺,提供機會。
山東濰坊華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以色列LR集團共同設立市場化運作的中以科技轉移平臺,從國內企業技術需求點出發,在以色列為國內企業量身尋找合作項目,精準對接“隱形冠軍”,搭建了國內中小企業渡劫國際“隱形冠軍”的新平臺。
中以科技轉移平臺成立以來,以項目合作為著力點,從全方位、寬領域推動22個中以合作項目成功落地。成功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辦“中國山東—以色列經貿交流會”等多項活動,建立了涵蓋400余家以色列科技創新企業的科技資源信息庫,為山東中小企業對接以色列“隱形冠軍”提供舞臺。
聚焦新產業高質量引資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已經起跑,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吸引外商向這一領域的投資規模逐漸放大,借助高端外資項目搭載的先進技術、商業模式、理念文化、人才團隊等優質資源,將引資引技和引智有機結合,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對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動明顯。
從山東省商務廳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四新”項目和先進制造業方面,外方投資顯著增多。2017年,山東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20億元,增長40.2%。新設融資租賃企業99家;新批及增資外商投資養老企業8家;外資研發中心新增6家,達到37家;新批制造業企業448個,實際使用外資645.8億元,增長9.7%,占山東省的53.4%,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52.6%和28%。
高質量的外資項目落地、帶動相關產業聚集,成為山東外資新亮點。2017年11月,作為全球打印機領軍企業,惠普公司正式入駐山東威海高新區,以其在設計、品牌、市場等領域優勢,推進威海電子信息產業的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為威海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活力。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高效吸引外資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外商投資決定因素也正在向人才、環境和服務轉變。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圍繞國際慣例、國民待遇,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國家全面實施內外資企業同等適用的負面清單為契機,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積極推進外商審批、對外貿易等方面的單一窗口建設,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著力在建設制度創新高地上重點突破,不斷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