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工業
來源: 時間:2016-05-17
【油氣產業】文萊油氣資源豐富,根據2015((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截至2014年底,文萊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1億桶,占全球總量的0.1;天然氣儲量為3000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0.1。文萊政府一方面積極勘探新油氣區,另一方面對油氣開采奉行節制政策。近年來,文萊石油日產量控制在20萬桶以下,是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天然氣日產量在3500萬立方米左右,為世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
除陸地油田外,文萊現有冠軍號(Champion )、西南艾姆巴(SouthwestAmba)、費爾里(Fairly)、費爾里一巴拉姆(Fairly-Baram)(與馬來西亞共管)、邁格帕(Magpei)、甘納特(Gannet)、鐵公爵(Iron Duke)7個海上油田。文萊90%的石油和商用天然氣幾乎全部出自上述7個海上油田。海上油田共有46個鉆井平臺,490多個油井,1300公里海底輸油與輸氣管道。
荷蘭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ys)最早進人文萊,與文萊政府及日本企業先后成立了四家合資公司,即文萊殼牌石油公司(BSP)、文萊殼牌銷售公司(BSM)、文萊液化天然氣公司(BLNG)、文萊天然氣運輸公司(BGC)。
道達爾公司(Total FinaElf E&P Borneo B.V.)1986年開始在文萊經營,1989年與文萊簽署包括393平方公里的岸外B區塊石油開采協議。1999年商業化開采成功,所產原油和天然氣銷售給文萊殼牌石油公司和文萊液化天然氣公司加工。2002年初,以道達爾公司為首的國際財團被文萊政府授予了文萊深水J區塊的勘探許可證,道達爾公司作為該區塊的作業者擁有60%的股權,澳大利亞的BHP Billiton石油公司擁有25%股權,AmeradaHess公司擁有剩余15%股權。
2002年殼牌國際的分公司殼牌海外集團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購下殼牌深海(婆羅)公司(Shell Deepwater Borneo Ltd)。這一并購將殼牌在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文萊的油氣運營整合起來。殼牌深海(婆羅)公司與Unocal ( 26.95%)和文萊政府(46.10%)建立的合資公司共同開發A區塊(Bendehara Selatan油田)和C, D區塊(Laksamana Utara油田以及East Egret油田),它擁有26.95%股份。
除上述公司外,2010年文萊和馬來西亞兩國已就海上兩個爭議區塊歸屬問題達成一致,文萊深海區塊勘探開發力度將加快,油氣儲量預期大幅提升。文萊將深海油田劃分為兩個區塊,分別為CA1和CA2區塊,多家國際大型公司已參與文萊深海油田勘探開發。CA1區塊股份中,法國Total占54%,澳大利亞BHP Billiton占22.5%,美國Hess占13.5%,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和美國Murphy各占5%} CA2區塊中,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占45%,美國墨菲占30%,殼牌占12.5%,美國ConcocoPhillips's和日本三菱各占6.25%,該區塊預計投資90億一100億美元。
文萊致力于到2017年將油氣產業本地成分從目前的15%提高到25% ,到2035年提高到60%,并實現油氣行業崗位本地人占據80,達5萬人。
【工業】文萊工業政策是鼓勵發展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型工業。文萊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單一,多年來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與生產為主。
建筑業在數年前曾發展較快,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為文萊第二大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