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貿易概況
來源: 時間:2016-04-12
【雙邊貿易】中國是德國在亞太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德國是中國全 球第六大和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根據中國海關統計, 2014年中德雙邊 貿易額為17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中國對德出口727.1億 美元,同比增長8.0%; 中國自德國進口 1050.4億美元,同比上升刊 .5%; 中方逆差323.3億美元。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 2014年德國對中國出口745.0億歐元,同比 增長11.4%; 從中國進口794.9億歐元,同比增長8.3%,雙邊貿易逆差為 49.9億歐元,較上年減少21.4%0 2014年在德國出口貿易伙伴中,中國排 名第四,占比6.6%; 在進口貿易伙伴中,中國排名第二,占比8.7%。 中國對德國出口商品主要包括電機、電氣和音像設備,服裝,電子設 備,機械設備,金屬產品等。中國自德國進口商品主要包括汽車及配件, 機械設備,電機、電氣和音像設備,光學照相、醫療設備等。
【雙向投資】德國累計對華實際投資額在歐盟國家中居首位。截至 2014年底,中國累計批準德企業在華投資項目 8577個,德方實際投入 239.1億美元。 2014年,新批德國對華投資項目384個,同比增加3%; 德 方實際投人20.7億美元,同比下降0.4%。德國對華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化 工、汽草、金融、電子電氣、制藥和零售等領域。 德國在華投資多為生產型項目,投資金額較大,技術含量較高。隨著 在華投資規模的增加,西門子公司、拜耳化工集團、巴斯夫化工集團、漢 高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和戴姆勒、德固賽(現已更名為贏創集團. Evonik) 等德國企業已先后在華成立了投資性公司。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 2014年當年中國對德國直接投資流量14.39億美 元。
截至2014年末,中國對德國直接投資存量57.8創乙美元。投資項目集 中在機械制造、運輸、汽車零配件、新能源、電信和貿易等領域。近年來, 中資企業以并購、參股等形式在德實施"走出去"戰略成放顯著。 從地區分布來看,中國企業投資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經濟發達地區, 近年南部地區投資也時有發生。中國企業傳統上分布在以下三個地區:一 是北部大漢堡地區。該地區具備港口優勢,交通便利,困此是中國貿易、 運輸等企業青睞的投資地,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最集中的地區。二是中部 的魯爾區。這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中資公司主要集中在杜塞爾多夫、 科隆等城市。三是金融之都、航空交通中心法蘭克福周圍,是中國的銀行、 航空企業及商協會機構集中的地區。近年來,高科技優勢明顯、中小企業 集中的南部地區,特別是慕尼黑、斯圖加特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生產型企 業投資地區。
【技術引進】德國是中國自歐洲引進技術最多的國家。截至2014年11 月底,中國共批準自德技術引進合同20970項,金額680.8億美元。 2014 年,中國自德技術引進合同1249項,金額43.四乙美元。
【承包勞務】據中國商務部統計, 2014年中國企業在德國新簽承包工 程合同53份,新簽合同額3.9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3.81億美元;當年派出 各類勞務人員1662人,年末在德國勞務人員3639人。新簽大型工程承包 項目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承建德國電信,今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德 國LlNl項目,江蘇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艾珍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新 建廠房等。
【雙邊聯委會】 1979年10月,中德兩國政府在波恩簽署了經濟合作協 定,并據此成立兩國政府經濟合作聯委會(正部級) .一般每隔一年半左 右召開一次會議。 1980年8月,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聯委會會議。迄今共 召開了恬次。 2012年8月,聯委會第15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商務部部長高 虎城(時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和時任德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斯勒 共同主持了會議。目前,聯委會下設標準化委員會及煤炭、法律、服務領域合作和生態園4個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