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基礎設施狀況
來源: 時間:2016-04-19
與老歐盟成員相比,波蘭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高速和快速公路少, 優質公路比例較低,鐵路網技術退化,雪運和海運能力較低,難以滿足經 濟發展和吸引外商投資的需要。 近年來,波蘭對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交通運輸網絡、港口設施的 運行能力等得到改善。 2007-2015年波蘭國家發展規劃將基礎設施建設列 為首要任務, 2007-2013年歐盟援助資金中約194億歐元用于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201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前,波蘭在有賽事的4個城市修(改)建 體育場館,并興修配套的公路、鐵路、機場、酒店等項目。 2014-2020年, 歐盟預算撥給波蘭820億歐元,用于科研、公路鐵路建設、公共交通、企 業發展、寬帶建設和降低失業率。
【公路】 截至2011年底,波蘭共有各類道路41.2萬公里,密度為89.7公里I百 平方公里,其中硬面道路28.5萬公里,占68%。目前波蘭正在建設"兩橫 一縱"高速公路主干網(全長1989公里)及配套快速公路網(全長5472 公里) ,計劃于2015年底全部建成。截至2014年底,高速公路總長1482 公里,快速公路總長才244公里。
作為連接東西歐的樞紐,波蘭的地緣優勢 顯著,橫貫歐洲大陸的A2.高速公路是波蘭高速公路主干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波蘭政府正在加緊建設南北走向的A1高速公路,以打通連接波羅的海國家 和中歐國家的交通走廊。 近十多年來,波蘭汽車數量猛增。 2000-2013年間,登記客運汽車數 量從999.1萬輛增加到1938.9萬輛,增幅達94%; 卡車和拖拉機從187.9萬 輛增加到324.2萬輛,增幅72.5%。人盟后,波蘭公路運輸市場完全自由化, 國際運輸汽車數量大幅增加。 2013年波蘭公路運送旅客4.6億A人次,占全 國客運總量的62.2%; 公路貨運量15.53億噸,占全國貨運總量的84%。國 際貨物流通中,公路運輸量占56.9%,來往于西歐與俄羅斯,烏克蘭和中 亞之間的運輸在國際運輸中占較大份額。 截至2012年未,高速公路密度為44公里f百平方公里,遠低于歐盟160 公里f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2001至2010年間,波蘭硬化路面里程數僅 增加9.6%,而GDP增加46.1%,汽車保有量增加63.3% ,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波蘭道路基礎設施發展滯后的現狀。高速和快速路網絡落后,劣質公 路比例較高,是波蘭公路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
【鐵路】 截至2013年底,波蘭運營的鐵路線共有1.93萬公里,密度6.2公自百 平方公里,高于歐盟平均水平,其中國有鐵路網1.15萬公里。鐵路總體電 氣化率為61.4%,國有鐵路網電氣化率達99%0 2013年波蘭鐵路運送旅客 2.7億人次,同比減少1.2%; 貨運量2.33億噸,同比微增0.74%。近幾年, 鐵路運貨量在貨運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下降, 2013年僅占12.6%。鐵路貨運 以國內運輸為主, 2013年占比70.3%。 波蘭是全長5400公里的跨歐洲鐵路運輸網絡 (TEN-T) 的重要組成部 分,現有4條國際鐵路運輸走廊途經波蘭。其中, 2條位于歐盟境內,一條 是從波蘭格但斯克港向南延伸至地中海,另一條從荷蘭經德國、波蘭至波羅的海蘭國。另2條分別經白俄羅斯、烏克蘭,再通過俄羅斯連接亞洲各 國,渝新歐、蓉歐等中歐鐵路貨運班列即使用此線路??瓦\方面,波蘭連 接西方主要使用的線路是由奧德河畔法蘭克福經波茲南至華沙,其中運營 有柏林-*沙的歐洲城際列車,每天對開4班。在華沙·布列斯特·明斯克·莫 斯科的線路上有兩條分支可分別通往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立陶宛首都維爾 紐斯及烏克蘭首都基輔。再往南,由西至東的過境路線從科特布斯(過境 福斯特)經扎甘、弗羅茨瓦夫、卡托維茲和克拉科夫通往烏克蘭邊境普熱 梅希爾,這條線路運行有漢堡-克拉科夫的歐洲城際列車。由德累斯頓經格 爾利茨/茲戈熱萊茨至弗羅茨瓦夫井有支線通往文格利涅茨的線路主要擔 當德國與波蘭間的鐵路貨運任務,并提供德累斯頓·弗羅茨瓦夫快車。 波蘭鐵路網絡技術嚴重退化,現有線路近一半時速不超過60公里,約 1/3的鐵路線由于技術原因必須限速或停運,另有1β需要加大維修力度。 主要城市間缺乏快速鐵路連接。 目前,波蘭僅在首都華沙有2條地鐵線路,全長18.7公里。其中, 1號 線為南北走向,全民12.6公里,沿線設12個站點, 1995年部分開通, 2008 年10月全線投入運營。 2號線為東西走向, 2015年3月部分開通,全長6.1 公里,并設7個站點。 有軌電車是波蘭城市刻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世紀末期,格但斯 克、卡托維茨等城市已應用此交通工具。目前,華抄、克拉科夫等主要城 市均建立了有軌電車交通系統。例如,華沙現有37條有軌電車線路,總里 程約120公里。
【空運】 波蘭現有13個國際機場,其中12個為地區級空港,重要空港位于華沙、 克拉科夫、格但斯克、波茲南、弗洛茨瓦夫和卡托維茨。 2013年波蘭各機 場旅客吞吐量為2506萬人次,較上年度增長5.8% ,其中國際旅客運輸占 85%0 2013年,波蘭共開通航線刊3條,其中國際航線96條,較上年減少 35條,通航國家(地區) 38個,通航城市79個。國內航線仍為17條,連 接10座城市。華沙直飛北京航線恢復通航,飛行時間約9個小時。
近年來,波蘭對空港基礎設施和航空地面設施,特別是對導航設施進 行了擴建和現代化改造。 2008年華沙機場新航站樓啟用,每年旅客吞吐能 力可達到1000萬。其他7個TEN-T跨歐洲交通網上的機場,包括波茲南、 什切青、弗羅茨瓦夫、格但斯克、熱舒夫、克拉科夫、卡托維茲也正在進 行擴建和現代化改造,將新建5座航站樓,改造停機坪,對跑道和滑行道 進行現代化改造,建設有軌電車道,并采購相關車輛等。
【水運】截至2013年底,波蘭擁有遠洋貨輪110嫂,載重303.6萬噸。主要港 口包括格但斯克、格丁尼亞、針切青、希維諾烏伊西切等, 2013年貨物吞 吐量為6410.4萬噸。各港提供服務有所側重:格丁尼亞為北波羅的海最大 集裝箱港口,格但斯克海港是波羅的海最大石油中轉碼頭之一,什切青希維諾烏伊西切海港組為波蘭最大輪渡碼頭,其他地區級港口如科羅布塞 格、達爾沃夫、埃爾布隆格主要發揮旅游和漁港的作用。
格但斯克港 波蘭現有內河航道里程3659公里。奧德問及其支流是內河航運的主航 道,奧德河水道位于TEN-T跨歐洲交通網上,主要為什切青和希維諾烏伊 西切兩個港口提供航運服務。由于內河航運環保性強,近年在波蘭運輸中 的作用日益提高。 總體而言,波蘭各港口基礎設施條件并不令人滿意,輪船進出港時間 較長,不僅降低了效率,而且增加了服務成本。按照海洋運輸基礎設施發 展計劃,波蘭將對希維諾烏伊西切斗十切青水道進行現代化改造,建設針切 青集裝箱基地和針切青西濱海物流中心,以及其他現代化設施,提高吞吐量并提升從海路和陸路通往各主要海港的暢通性。
【電話】截至2013年底,波蘭有線電話共583萬部,其中私人電話 388.8萬部;城市484.1萬部,農村98.9萬部,有線電話覆蓋率為每百人16.0 部,在歐盟中排名靠后。近年,固網用戶數量有所減少,主要原因是來自 移動電話的競爭,以及安裝和使用有線電話成本仍較高。波蘭境內最大的 有線電話運營商是波蘭電信股份公司( Telekomunika司a Polska S.A.) , 擁有83%以上的固定電話用戶。公司已經對網絡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目 前主要電話交換機都使用光纖網絡數字交換機。城市間和國際長途業務運 營商還有Tele2和Netiao 波蘭移動電話發展迅速,移動網絡幾乎覆蓋全國。 2000-2013年,移 動用戶數量從674.8萬增加到5651.1萬,用戶數量已超過波蘭人口總數。 目前主要運營商有:波蘭數字電話有限公司、波蘭移動電話有限公司等。
【互聯網】波蘭電信發展非常重視改善固定線路和移動數據傳輸服務, 包括寬帶和第四代移動電話服務,通訊業人網服務增長最快。 截至2013年底, 71.9%的波蘭家庭已連接和使用互聯網,其中68.8% 使用寬帶連接, 4.8%使用移動互聯網服務。因特網用戶數量為2418萬人, 占全國總人口的62.8% ,比2012年下降2.2個百分點,較2000年增長近7 倍。由于安裝成本和上網價格大幅降低,上網人數不斷增加。旅游景點、 酒店、辦公樓、飯店、咖啡廳等開通無線上網接人點的數量逐漸增加。
【郵政】截至2013年底,波蘭有7884個郵政局,其中城市3996個, 農村388&個。 2.3.6 電力 2013年,披蘭電廠總裝機容量38647兆瓦, 84.8%的電力來自燃煤電 廠。 2013年,國內電力總供給量為1723.58億千瓦時,其中,國內生產 1645.57億千瓦時。電力總消耗1723.58千瓦時,其中國內消耗1497.8創乙 千瓦時,出口 123.3割乙千瓦時。 波蘭電網總長約75萬公里,其中1.35萬公里為輸電網, 72.5萬公里為 中低壓配電網。國家將對電網,特別是農村地區電網進行必要的升級和擴 建,以確保當地能源安全。 波蘭位于西歐供電系統 (UCT町、東歐供電系統(獨聯體戰羅的海 國家)和北歐供電系統 (Nordel) 三大電力系統的交匯處。波蘭供電系統 與歐盟國家(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典)的最大聯接能力是2000-3000 MW。目前,計劃擴建和改造與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的互聯能 力,提高波蘭能源安全,擴大電力出口。正在醞釀中的項目還包括利用歐
盟資金建設連接波蘭和立陶宛的供電系統,以及波蘭與加里寧格勒的供電 線路。由于電廠及輸電網老化,面臨淘汰,波蘭亟需追加新的投資建造電 站和對輸電網進行現代化改造,以保障電力供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