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外投資國別(地區)營商環境指南》巴基斯坦(下)
來源: 時間:2021-06-29
四、投資目標行業
紡織業
(1) 發展概況
紡織業是巴基斯坦制造業的第一大門類,占制造業比重達46%,貢獻了40%的就業機會。巴基斯坦是亞洲第八大紡織品出口國,全球第四大棉花生產國和第三大棉花消費國。2019-2020財年,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額為125.3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59%,主要出口到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中國、孟加拉國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巴基斯坦約有400多家紡織企業,60%以上集中在旁遮普省,30%在信德省。
原材料資源豐富。巴基斯坦為棉花種植和生產大國,2019-2020財年棉花產量為917.8萬包,這使得巴基斯坦擁有幾乎所有人造和天然紗線和織物的供應基地。
享受歐盟“普惠制”優惠政策。目前,巴基斯坦是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唯一可以免稅出口服裝至歐盟的國家,其他紡織服裝業的競爭對手,如中國、印度、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都沒有此項優惠待遇。
食品加工業
(1) 發展概況
巴基斯坦食品加工業是僅次于紡織業的第二大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27%,貢獻了16%的就業機會。食品加工業可細分為冷凍食品加工、食用油脂加工、飲料生產、烘焙及糖果制造四大類,主要出口到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肯尼亞、阿富汗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巴基斯坦共有2500多個食品加工企業,其中60%集中在旁遮普省,30%在信德省。
農業較為發達。農業在巴基斯坦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2019-2020財年,巴基斯坦有耕地2150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25.8%,土地肥沃地勢平緩,且政府興建大批水利工程,水資源充沛,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地、水利條件。目前,巴基斯坦是世界第4大牛奶生產國、第11大柑橘生產國,盛產甘蔗、水稻、小麥等。
發展前景廣闊。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阿薩達巴德、伊斯蘭堡、拉合爾和瓜達爾等重點城市將建成年產2萬噸的蔬菜加工廠、1萬噸的果汁和果醬加工廠、100萬噸的谷物加工廠及20萬噸的肉類加工廠等,有助于加快食品加工產業發展。
運輸和倉儲網絡較為完善。巴基斯坦建立起了全國性的物流網絡,方便了主要城市之間的倉儲、物流和配送,使得企業能夠搭建快捷高效的進出口運輸系統。
汽車行業
(1) 發展概況
巴基斯坦汽車行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2.8%,貢獻了300億盧比的稅收(含關稅)。巴基斯坦汽車工業增速較快,在亞洲國家中位列第一,預計2021年汽車產量將達到300萬輛,生產本地化率達到30%,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增至4%,帶動的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將增加到400萬。
目前,巴基斯坦有10個公共汽車制造商、2個吉普車制造商、8個皮卡制造商、113個兩輪/三輪汽車制造商,以及2200個零部件制造商。
汽車消費需求旺盛。巴基斯坦有1700萬中產階級家庭和1.02億中產階級人口,未來市場的需求巨大。
汽車行業優惠政策支持。2016年3月,巴基斯坦經濟協調委員會通過了“2016-2021年汽車發展”政策,主要包括降低投資準入門檻,降低國產化和非國產化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建立巴基斯坦汽車研究所等。
信息技術行業
(1) 發展概況
信息技術行業是巴基斯坦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約占巴基斯坦國內生產總值的1%,達35億美元,預計未來2-4年內,將達到70億美元。
目前,巴基斯坦約有2000多家信息技術公司及13個軟件技術園區。
高素質人才。巴基斯坦信息行業勞動力儲備充分,每年有至少2萬名信息技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還有超過30萬名精通IT技術且會說英語的專業人員。
政策支持。2018年,巴基斯坦推出“數字巴基斯坦政策”,旨在通過建立數字生態系統來支持IT產業發展,并于2019年12月通過了“數字巴基斯坦愿景”,旨在改善數字基礎設施,增加對數字技能的投資,促進創新和科技創業,預計到2025年巴基斯坦信息技術行業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
礦業
(1) 發展概況
巴基斯坦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全國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在25種以上,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鉻鐵礦、銅、鐵礦石、金、鉛、鋅、鋁土礦、寶石、石膏、磷礦石、重晶石、高嶺土和鹽等。
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發布的報告?示,2019-2020財年采礦業產量同比下降8.82%,主要原因在于礦物燃料產量的下降,如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下降了10.6%和6.4%。
巴基斯坦主要礦產資源情況
開發潛力大。由于地質研究和勘察程度低、管理技術落后、資金不足、技術陳舊等原因,巴基斯坦礦業開發程度整體不高,對其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較低。
政策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旨在通過吸引更多投資來增加礦業對國內經濟發展的貢獻;營造穩定和有利的環境,使本國礦業在國際投資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確保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和生產具有可持續性,并鼓勵小規模采礦和當地私營企業參與進來。
建筑和房地產業
(1) 發展概況
2019-2020財年,巴基斯坦建筑和房地產業貢獻了19.8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足1%,但解決了巴基斯坦30-35%的就業。經濟學家預測,未來巴基斯坦建筑和房地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望提高到10-12%。
市場潛力大。據世界銀行估算,巴基斯坦每年大約提供70萬套住房,而目前巴基斯坦住房需求為750萬套左右,住房缺口將逐年增大。
勞動力充足。根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署日前發布的《巴基斯坦人類發展報告》,未來5年巴基斯坦每年將有140萬勞動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2035年將增至500萬人。
政策支持。巴基斯坦《愿景2025》提出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將城市從水平擴張轉為垂直擴張,在提高城市化率的同時提高每平方公里人口容量,鼓勵開發商業和住宅用高層建筑;鼓勵私人企業進入建筑業;成立專門的住房部門,建立全國住房信息系統,多方面、多層次保障巴基斯坦人民的住房需求。
五、投資建議與典型案例
投資建議
關注當地辦事效率。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巴基斯坦部分領域辦事效率較低,如開辦企業需16.5天,南亞地區平均為14.5天;新倉庫獲得電力需113天,南亞地區平均為86天;企業每年需花費283小時用于辦理納稅。此外,巴基斯坦穆斯林在每周五12:30-14:30集體禱告期間,政府機構和辦公場所停止辦公或基本不能服務。投資者在辦理各類事項時,盡量事先了解清楚辦事程序,備足所需材料,做好充分準備。
關注電力供應情況。巴基斯坦雖然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導致電力生產無法滿足需求。根據《世界能源展望2016》統計,巴基斯坦至少有5100萬人無法用電,占該國人口的27%。大部分地區每天供電時間有限,且會出現頻繁停電的情況。因此,投資者要關注當地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電力供應保障情況。建議選擇基礎設施較好的經濟特區和出口加工區,并根據需要配備自用發電設備。
注意人身財產安全。由于歷史和地緣原因,巴基斯坦國內治安問題一直存在,恐怖襲擊、有組織犯罪時有發生。因此,投資者應盡量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城市和地區,同時加強安全防范,提高安全意識,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如需外出,盡可能協調安排警察或安保人員隨行。例如,2020年6月,4名持槍武裝分子對位于卡拉奇市的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發動襲擊,造成包括1名警察在內的5名安保人員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典型案例
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巴基斯坦電商平臺Daraz
六、合規經營
外國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的規定
雖然巴基斯坦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但由于人口整體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術專家、工人和管理人員等較為缺乏。巴基斯坦對外籍勞工進入該國工作無限制性要求,只需申請工作簽證,無需獲取工作許可。工作簽證由雇用單位先向巴基斯坦投資委員會提交相關資料,包括護照信息、專業資格證書、雇用單位資信證明文件等,經投資委員會審批通過并出具同意函后,再持此函向內務部申辦。工作簽證有效期一般為1年,持證者如在巴基斯坦工作時間超過1年,需提前申請簽證延期,投資委員會接受申請并同意后,由內務部簽批。
財務及稅務
(1) 財務
2017年《公司法》規定,由巴基斯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P)負責批準會計準則,巴基斯坦特許會計師協會(ICAP)在SECP授權下具體制定和采用會計標準。
巴基斯坦各類企業適用的會計準則
巴基斯坦聯邦稅收主管部門為聯邦稅收委員會(FBR),是財政部下屬機構,負責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及聯邦稅種的征收和管理。
企業及個人納稅規定
知識產權保護
(1) 專利
巴基斯坦現行的專利法案包括2000年《專利法》、2002年《專利保護條例》和2016年《專利法修訂案》。
在巴基斯坦申請專利,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即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應用性。第一發明人、第一發明人的代表人、已故發明人生前的法定代表人均可提出專利保護申請。由于巴基斯坦尚未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因此在巴基斯坦不能申請PCT。專利的有效期限從專利申請提交之日起20年,并需要按規定支付費用。專利權可轉讓,但須在知識產權組織登記并在官方公報上公告。
巴基斯坦現行的商標法律有兩部,包括2001年《商標法》和2004年《商標實施條例》。《商標法》規定,自然人、法人、公共社團均可直接提交商標注冊申請,若是沒有住址或經營場所的外國申請人,則必須委托巴基斯坦代理人辦理。商標的有效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10年,到期后可續展10年。
根據巴基斯坦1962年頒布的《著作權條例》及其2000年修訂版規定,受到保護的作品包括:文學、戲劇或音樂作品;藝術作品;電影及紀彔片作品;錄音類紀實作品。
文學、戲劇、音樂等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作者的終生直至其死后第2年開始延續50年。如果存在聯合作者及聯合版權所有人,則著作權保護期限由最后一人死亡時開始計算。電影、記錄(錄音)及攝影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限:從作品首次公開的第2年開始計算延續50年。
貿易管制
(1) 進口相關規定
進口管制。基于宗教、環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考慮,巴基斯坦《進口政策令》禁止進口44類商品、限制進口73類商品,主要為牛、水牛、綿羊和山羊等活體動物、肉骨粉、含蛋白質的牛脂等。
如某些進口商品存在爭議或需要澄清的問題,且海關無法解決的,由商務部作出最終決定,并保留根據法定監管命令(SROs)給予特定行業和商品關稅豁免、優惠和保護的權力。SROs是指各部門在協調基礎上發布的法定文書,可在不提交議會的情況下,對進出口法律和條例(包括關稅和稅收政策)加以修改。
臨時進口準入。巴基斯坦允許臨時進口合法商品,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天然氣公司、從事石油勘探和生產的公司及其承包商或分包商、煉油廠和采礦公司進口的相關商品;
外國航空公司或船公司進口的相關商品;
在巴基斯坦從事各種項目建設的工程公司及承包商進口的相關商品;
暫時存放在巴基斯坦保稅區且以巴基斯坦以外國家為出口目的地的商品。
根據巴基斯坦《出口政策令》以及巴基斯坦海關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要求,禁止出口的產品類別詳見下表。
巴基斯坦禁止出口的產品類別
七、經貿糾紛解決
訴訟
訴訟是解決經貿糾紛的常用手段,但在巴基斯坦,不建議企業采用訴訟方式解決糾紛,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巴基斯坦沒有專門的法院或部門來解決經貿糾紛;二是巴基斯坦司法程序復雜,如不限制休庭次、執行進度無法監測,導致訴訟時效性低;三是訴訟費用高。
調解
巴基斯坦并未加入任何調解公約,其國內調解具有非強制性,法院不可強制將案件轉為調解,僅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可將案件指派給調解員,要求處理限期并以書面形式提交處理結果。
巴基斯坦主要調解機構
仲裁
仲裁是巴基斯坦爭端解決機制中最常用的手段。巴基斯坦是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會議通過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締約國,并根據公約制定了《承認與執行(仲裁協議和外國仲裁裁決)法》。
巴基斯坦的仲裁可分為3種類型:沒有法庭干涉的仲裁;沒有訴訟,但通過法庭受理的仲裁;通過法庭將訴訟轉為仲裁的仲裁。
1940年《仲裁法案》規定,在巴基斯坦,無論何種仲裁都必須提供仲裁協議。仲裁協議即當事人各方為目前或將來產生的爭議進行仲裁而訂立的書面協議。若擬定仲裁協議中的一方拒絕參加仲裁,則另一方可要求法庭介入,進行強制仲裁。若仲裁協議一方死亡,只要仲裁原因成立,則仲裁不會因為當事方死亡而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