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外投資國別(地區)營商環境指南》埃及(下)
來源: 時間:2021-07-19
四、投資目標行業
油氣工業
埃及是非洲地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儲量位居非洲國家第6位,占全球總儲量的0.2%,天然氣儲量位居非洲國家第3位,占全球總儲量1.1%。油氣產區主要分布在西沙漠地區、地中海地區、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埃及油氣產業鏈上游環節對外開放度較高,截至2018年末,埃及從事上游業務的有85%是外國公司。目前,中國石化、振華石油、榮盛石化、中國建筑等21家中資企業在埃及涉足石油化工領域,涵蓋石油石化全產業鏈,涉及勘探開發、石油工程服務、裝備制造、物資貿易和煉化工程等領域。
紡織工業
埃及紡織業占埃及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3%,占制造業總產值的22%。紡織業具有原料優勢且產業鏈較完整,歐洲國家和美國是埃及紡織品的主要出口地。紡織業是埃及政府認定的工業和外貿發展戰略產業之一,“紡織業發展愿景2025”計劃以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增加出口到100億美元。埃及紡織業具有多方面優勢:埃及長絨棉品質優異世界聞名;埃及有1億人口,勞動力資源豐富;產業鏈較為完整,國內約有5000多家紡織企業,覆蓋從棉花種植到紡紗、織布、成衣等環節。中國紡織企業對埃及市場的關注和興趣不斷提升,中紡機(埃及)無紡布公司、天津埃及雅士瑪紡織公司等龍頭企業已通過合資設廠的方式進行試水,并計劃擴大投資規模。
鋼鐵業
埃及金屬礦產豐富,鐵礦石、有色金屬、貴金屬均有一定產量。鋼鐵業是埃及支柱產業,埃及生鐵產量占非洲生鐵產量10%,每年生產生鐵產品約1100萬噸。埃及鋼鐵產品主要用于汽車、造船和建筑業。隨著眾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展,埃及鋼材產量和消費量預計持續上漲。根據埃及貿工部資料顯示,2030年前,中東地區鋼材需求的年增長速度將超過10%,周邊國家如伊拉克、阿爾及利亞、蘇丹等正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這為埃及建立外向型鋼鐵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運輸及物流業
由于地理位置優勢,埃及航運業較為發達。蘇伊士運河通航量占全球航運量的10%,集裝箱運輸量占全球的25%,截至2018年9月,可供使用的海港多達59個,其中亞歷山大港是埃及和非洲最大的港口。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數據,埃及港口基礎設施全球競爭力排名第41位。“埃及愿景2030”注重運輸部門的發展,重點提升鐵路運輸和內河航運能力,并擴大公路網絡建設。
通信和信息技術行業
埃及是全球領先的通信和信息技術外包目的地,在大中東地區處于領先地位。近年來,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較快,2018-2019財年行業增長率達25%,出口額為35億美元,投資總額達31.9億美元,同比增長33%。根據“埃及愿景2030”,預計到2021年,4G覆蓋90%人口。國際信息通信技術戰略實施和4G業務運營使電信寬帶業務和數字化業務快速發展,市場空間大、機會多。
基礎設施建設
“埃及愿景2030”中,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新首都建設等規劃蘊含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物流、港口、隧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是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必不可缺的內容,因此具有較大的投資潛力。埃及的新首都建設以打造智慧型城市為目標,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技術設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投資前景廣闊。目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承擔新首都中央商務區多個單體建筑和配套市政工程建設。
汽車業
埃及政府力求使汽車行業成為埃及經濟增長的關鍵領域,計劃到2022年每年組裝50萬輛汽車,出口10萬輛,并提高本地生產零部件的比例。埃及汽車行業以進口和本地組裝為主,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汽車在埃及占有較大比例。為扶持本國汽車行業,埃及出臺下調汽車零部件進口稅、限制整車進口、鼓勵使用本地生產零部件等規定。埃及將天然氣汽車視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政府推行油改氣計劃,分階段將140萬輛汽油乘用車改造為油氣兩用車,電動汽車在未來有一定潛力。
五、投資建議與典型案例
投資建議
做好風險評估。中國企業到埃及投資,要充分做好各類投資風險分析,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文化風險等,要客觀評估潛在風險,有針對性地建立內部緊急情況預警機制,制定應對風險預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埃及經濟增速下滑,未來或有一定投資風險。
加強合規建設。中國企業到埃及投資,應提前研究中埃兩國法律差異,尤其在營商、環保等方面,避免因不知情而違法受罰。在埃及,中國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緊抓埃及需求。在埃及,中國企業應充分利用當地比較優勢,助力埃及工業發展;加強員工培訓,推動實現本土化發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現狀,企業可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擴大醫療物資的生產,甚至可進一步擴大相關產能投資,緩解當地醫療物資缺口,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尊重文化差異。埃及人主要信仰的宗教為伊斯蘭教遜尼派和科普特基督教,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習俗。在埃及中國企業應充分了解當地宗教習俗與其他特色民風民俗,避免產生文化沖突,在企業決策時充分考慮文化影響。另外,中國企業還可通過組織各類活動,促進外籍員工了解中國文化、加強文化認同感。
典型案例
巨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及投資建設玻璃纖維廠
六、合規經營
涉外勞務政策
埃及法律對于外國公司雇傭當地員工有強制性比例要求。埃及159號《公司法》規定:公司雇員中埃及人的比例不得低于90%,辦理1個外國人工作簽證必須要解決9個埃及人就業。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中埃及人比例不得少于該類雇員總數的75%。
外國人赴埃工作必須先獲得工作許可。辦理工作許可需要提供外國人工作簽證申請表、經埃及駐中國使館認證的申請人工作資歷證明(工作經歷不少于3年)、申請人護照原件和復印件、醫院體檢證明、安全審查表、企業文件(商業注冊證、稅務登記證等)、金額為1204.1埃磅的郵件匯票、社會保險表和公司加蓋公章的辦理保險員工名冊等資料。
財務及稅務
(1) 財務
根據1981年《公司法》,所有依據1981年《公司法》和1992年第95號《資本市場管理局法》注冊的公司,都必須按照相關法規編制年度財務報表。銀行類機構必須向埃及中央銀行提交年度財務報表,保險公司和上市公司必須向埃及金融監管局提交年度財務報表。
公司注冊時應在公司章程中注明審計人員姓名,其中銀行、保險公司等特殊機構的組織章程中應包含兩名審計人員。會計報表應在每一財政年度的基礎上準備,通常為12個月。
企業所得稅申報。企業須在每財年結束前4個月內提交納稅申報表并進行自我評估。2019年開始,埃及稅務局(ETA)要求所有企業納稅人使用線上稅務申報系統。企業納稅人須在埃及稅務局網站上注冊賬號,納稅人和稅務顧問簽字后方可提交年度納稅申報表。企業可選擇通過企業賬戶轉賬、智能卡支付,或選擇與ETA有具體協議的銀行或國家郵政管理局進行稅款繳納。
個人所得稅申報。企業雇主須為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在月底前15天內向稅務機關繳納。同時,企業還須每季度向稅務機關繳納工資報稅表,每年1月底提交年度申報記錄。如果企業在埃及沒有建立常設機構,企業須將扣除稅款轉給員工,由員工本人向稅務機關提交繳納所得稅。個人納稅表需在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完成并提交。
知識產權保護
(1) 專利與實用新型
埃及專利制度由《專利與實用新型法》規定。專利保護期自申請日起算,最長為20年。實用新型保護期自申請日起,最長為7年,不可延長。在埃及獲得有效專利的途徑有兩種:一是提出國際專利申請(PCT)并指定埃及,進入國家階段后獲得埃及專利;二是直接向埃及專利局提出申請。
如申請人在《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成員境內已提交專利申請,在首次申請的申請日后12個月內又在埃及提出同一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實用新型和專利申請可以互相轉化,轉化時均保留原申請的申請日。當符合條件時,埃及專利辦公室也可自發地將實用新型申請轉換為專利申請。
埃及外觀設計不包含在專利中,與商標同屬埃及商標與工業品外觀設計辦公室管理。埃及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成員國,在公約成員方境內首次提交外觀設計申請后6個月內又在埃及提出同一申請的,可享優先權。埃及還是《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成員方,但我國目前尚未加入該協定。埃及注冊外觀設計保護期最長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算。
埃及商標注冊是非強制性的,但馳名商標所有者即使未在埃及注冊,也有權享受埃及《知識產權保護法》賦予的保護。埃及注冊商標保護期自申請日起共10年,期滿后可以申請續展,每次延長10年。對于期滿后3個月內未申請續展的商標,商標辦公室將予以撤銷。
環境保護
根據《環境保護法》規定,在埃及建設任何與工業有關的項目應事先由埃方權威部門進行環境評估。環境評估要求投資者向埃及環境保護局提交《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英文或阿文版),環境保護局組織專家評審后下達項目環評通知書,一般需45天,費用根據項目類型和投資額確定。
埃及環境影響評估基本程序
項目投資申報時的報告;
在埃及具體投資地點;
生產工藝全流程說明;
關于用水量及污水處理工藝的說明;
提供有關的能源(如電力、燃氣)初步合同。合同必須是埃及政府或者相關能源供應公司提供的有效證明;
如有廢氣,說明廢氣的控制工藝;
如有化工原料,需作防護與操作的說明;
員工勞動保護說明。
七、經貿糾紛解決
訴訟
啟動程序。在合同或商業索賠中,索賠人使用法院程序必須首先向被告發出通知,使被告有機會獲知索賠程序,進行清償或準備訴訟程序。
通知程序。通知被告和辯護人時限通常為一周。如果被告在通知所規定的時間內未遵守程序進行應訴,索賠人可以通過向法院書記員登記索賠說明來啟動訴訟。
訴訟階段。被告收到索賠說明后,法院允許當事人通過書面備忘錄和書面文件提交論點。被告在收到索賠說明時并不用立即提交辯護書,但需要在法庭辯論環節中提交。一審法院口頭辯論環節比較簡便,一般持續幾周或幾個月時間。一審訴訟階段通常需要2-3年的時間。上訴法院通常將一審案件視為一個新的訴訟程序,可對事實調查結果進行更改。上訴階段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
埃及法院常用民商事案件訴訟時效
國際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是依據《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華盛頓公約)建立的,專門解決政府與外國私人投資者之間投資爭議的仲裁機構。ICSID可以受理的爭端僅限于一締約國政府(東道國)與另一締約國國民(外國投資者)因國際直接投資而引起的法律爭議。埃及和中國分別于1971年和1993年加入公約。因此,中國投資者與埃及政府因直接投資產生的爭議可提交ICSID解決。
申請ICSID爭端解決主要步驟
仲裁
中埃企業發生糾紛可約定以仲裁方式解決,為保障中國企業利益,宜優先約定選擇中國境內仲裁機構,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和埃及都是1959年《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紐約公約》的成員國,兩國境內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均可在對方國家獲得承認和執行。在我國境內作出的仲裁裁決申請在埃及承認和執行應附仲裁裁決原件或簽字的復印件、有效仲裁協議的復印件。如果裁決不是阿拉伯語,則還需要附有資質的翻譯機構翻譯的阿拉伯語版本裁決。只要裁決效力無爭議,符合埃及的公共政策,符合通知送達等程序條件,該項仲裁裁決就可以得到埃及法院的承認與執行,埃及法院不會再次審查裁決的實體內容。